头像
李剑敏 副教授

经济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江苏科技大学

个人邮箱:ljm2017@just.edu.cn

邮政编码:212003

办公地点:经济管理学院432

传真:

  • 个人简介

  • 研究方向

  • 科研团队

  • 科研项目

  • 获奖动态

  • 教学随笔

  • 教育经历

  • 课程教学

  • 论文著作

  • 科研论文

  • 科研横向项目

  • 科研纵向项目

  • 科研专利

  • 科研动物专利

  •  李剑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研究兴趣包括:技术创新管理与规划、技术路线图理论与方法等。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Technology in society、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江苏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创新项目等课题,并先后参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合作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等。


  •        技术与创新管理、知识管理、技术路线图等

    • 论文著作


      [1] Li J,et al.Fostering sustainable futures through global peace and eco-innovation: A cross-country evidence[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25, 83.DOI:10.1016/j.techsoc.2025.103008.

      [2] Gu X, Li J*, Yahya F, Waqas M, Rashid A.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trade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emissions, sectoral leakage, and the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Agric. Econ. - Czech. 2025;71(6):298-307. doi: 10.17221/399/2024-AGRICECON.

      [3]Li J, Yahya F, Waqas M. Exploring the nexus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 in driving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ights from advanced panel data techniques[J].Natural Resources Forum. 2024,(1):1-31

      [4]李剑敏,姚萍.消费者需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4(18):144-147

      [5]李剑敏,何宇欣,周庆文.基于TAM模型的网红个人负面信息对消费者再次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92(04): 95-102

      [6]司银元,孟庆良,熊梦辉,李剑敏.考虑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企业优惠券投放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24,39(01):61-74.

      [7]李剑敏,孟庆良,周庆文. 商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指导模式研究与探索[J]. 数字化用户,2022,28(45):243-245.

      [8]Gao L, Li J*. E-Commerce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Model Based on Semantic Sentiment[J].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2022.

      [9]Li J ,Xu H ,Chen J , et 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Community of Sci-Tech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C].Proceedings of 202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HONGKONG NEW CENTURY CULTURAL PUBLISHING HOUSE,2022:3

      [10]李剑敏*,李从东,汤勇力,胡欣悦,Claudio Petti. 融合了BN 分析的SITRM方法及其在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的应用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8, 32(3): 226-233.

      [11]汤勇力,李剑敏*,李从东,王洪,曾路,王正.面向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 12:1777-1788.

      [12]李剑敏*,余婉浈.动态环境下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一种基于情景分析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4):35-44.

      [13]李剑敏*,余婉浈.融合了情景分析的产业技术路线图集成规划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 34 (3): 56-61.

      [14]廖灿,李剑敏,刘佩基于博弈论的应急产品逆向物流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51):225—228.

      [15]蒋玉涛,汤勇力,曾路,李剑敏产业技术路线图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 2013, 22(11): 42-44.




    • 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集成化视角下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模式动态选择与创新政策研究”(20YJC630061),主持;

      苏省高校哲社项目:“SITRM框架下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研究”(2018SJA1091),主持;

      江苏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创新项目:“产业技术路线图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新兴产业为例”,主持;

      江苏科技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新兴产业培训机制研究”,主持;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合作项目:“Explaining the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Enterprise”(解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参与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知识框架结构、知识互动过程及其定制化方法”,参与产业技术路线图定制化方法分析研究;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法与制订研究”,参与基于产业共性演化规律的通用集成规划框架研究;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参与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路径映射方法研究以及专著“产业技术路线图--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的整理和案例初稿的编写;

      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高新区发展引导专项计划:“云计算及网格化的应急管理信息服务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参与应急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课题:“产业技术路线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参与广东省产业技术路线图案例整理与分析以及项目结题工作。

    • 科研团队

       

      本研究中心以大数据环境下的营销与创新管理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将大数据分析、硬计算和软计算结合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营销与创新管理研究中,重点聚焦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行为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众包创新模式运作机制等研究问题,采用系统化、工程化思维模式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模型和新型创新管理模式,立足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营销与创新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研究中心由经济管理学院孟庆良教授担任负责人。团队成员共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80后青年骨干5人。团队成员知识结构合理,主要从事营销与创新管理、智能计算及数据挖掘、供应链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团队成员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社会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其他市厅级课题10余项;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oft ComputingApplied Intellig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重要期刊1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课题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本团队将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立足企业管理实践,致力于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营销和创新管理相结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持续培育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通过重点扶持、重点投入,多出高水平的成果,初步建成省内相关领域有影响、行业内知名的优秀创新团队。中长期建设成为一支学科结合紧密、交叉互补、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 论文著作


      [1] Li J,et al.Fostering sustainable futures through global peace and eco-innovation: A cross-country evidence[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25, 83.DOI:10.1016/j.techsoc.2025.103008.

      [2] Gu X, Li J*, Yahya F, Waqas M, Rashid A.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trade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emissions, sectoral leakage, and the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Agric. Econ. - Czech. 2025;71(6):298-307. doi: 10.17221/399/2024-AGRICECON.

      [3]Li J, Yahya F, Waqas M. Exploring the nexus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 in driving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ights from advanced panel data techniques[J].Natural Resources Forum. 2024,(1):1-31

      [4]李剑敏,姚萍.消费者需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4(18):144-147

      [5]李剑敏,何宇欣,周庆文.基于TAM模型的网红个人负面信息对消费者再次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92(04): 95-102

      [6]司银元,孟庆良,熊梦辉,李剑敏.考虑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企业优惠券投放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24,39(01):61-74.

      [7]李剑敏,孟庆良,周庆文. 商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指导模式研究与探索[J]. 数字化用户,2022,28(45):243-245.

      [8]Gao L, Li J*. E-Commerce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Model Based on Semantic Sentiment[J].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2022.

      [9]Li J ,Xu H ,Chen J , et 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Community of Sci-Tech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C].Proceedings of 202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HONGKONG NEW CENTURY CULTURAL PUBLISHING HOUSE,2022:3

      [10]李剑敏*,李从东,汤勇力,胡欣悦,Claudio Petti. 融合了BN 分析的SITRM方法及其在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的应用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8, 32(3): 226-233.

      [11]汤勇力,李剑敏*,李从东,王洪,曾路,王正.面向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 12:1777-1788.

      [12]李剑敏*,余婉浈.动态环境下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一种基于情景分析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4):35-44.

      [13]李剑敏*,余婉浈.融合了情景分析的产业技术路线图集成规划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 34 (3): 56-61.

      [14]廖灿,李剑敏,刘佩基于博弈论的应急产品逆向物流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51):225—228.

      [15]蒋玉涛,汤勇力,曾路,李剑敏产业技术路线图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 2013, 22(11): 42-44.




    • 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集成化视角下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模式动态选择与创新政策研究”(20YJC630061),主持;

      苏省高校哲社项目:“SITRM框架下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研究”(2018SJA1091),主持;

      江苏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创新项目:“产业技术路线图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新兴产业为例”,主持;

      江苏科技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新兴产业培训机制研究”,主持;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合作项目:“Explaining the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Enterprise”(解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参与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知识框架结构、知识互动过程及其定制化方法”,参与产业技术路线图定制化方法分析研究;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法与制订研究”,参与基于产业共性演化规律的通用集成规划框架研究;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参与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路径映射方法研究以及专著“产业技术路线图--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的整理和案例初稿的编写;

      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高新区发展引导专项计划:“云计算及网格化的应急管理信息服务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参与应急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课题:“产业技术路线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参与广东省产业技术路线图案例整理与分析以及项目结题工作。

    • 科研团队

       

      本研究中心以大数据环境下的营销与创新管理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将大数据分析、硬计算和软计算结合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营销与创新管理研究中,重点聚焦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行为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众包创新模式运作机制等研究问题,采用系统化、工程化思维模式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模型和新型创新管理模式,立足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营销与创新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研究中心由经济管理学院孟庆良教授担任负责人。团队成员共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80后青年骨干5人。团队成员知识结构合理,主要从事营销与创新管理、智能计算及数据挖掘、供应链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团队成员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社会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其他市厅级课题10余项;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oft ComputingApplied Intellig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重要期刊1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课题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本团队将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立足企业管理实践,致力于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营销和创新管理相结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持续培育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通过重点扶持、重点投入,多出高水平的成果,初步建成省内相关领域有影响、行业内知名的优秀创新团队。中长期建设成为一支学科结合紧密、交叉互补、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 论文著作


      [1] Li J,et al.Fostering sustainable futures through global peace and eco-innovation: A cross-country evidence[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25, 83.DOI:10.1016/j.techsoc.2025.103008.

      [2] Gu X, Li J*, Yahya F, Waqas M, Rashid A.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trade in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emissions, sectoral leakage, and the Kuznets curve hypothesis. Agric. Econ. - Czech. 2025;71(6):298-307. doi: 10.17221/399/2024-AGRICECON.

      [3]Li J, Yahya F, Waqas M. Exploring the nexus of globaliz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 scarcity in driving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ights from advanced panel data techniques[J].Natural Resources Forum. 2024,(1):1-31

      [4]李剑敏,姚萍.消费者需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4(18):144-147

      [5]李剑敏,何宇欣,周庆文.基于TAM模型的网红个人负面信息对消费者再次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92(04): 95-102

      [6]司银元,孟庆良,熊梦辉,李剑敏.考虑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企业优惠券投放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24,39(01):61-74.

      [7]李剑敏,孟庆良,周庆文. 商科类毕业论文(设计)多元化指导模式研究与探索[J]. 数字化用户,2022,28(45):243-245.

      [8]Gao L, Li J*. E-Commerce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Model Based on Semantic Sentiment[J].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2022.

      [9]Li J ,Xu H ,Chen J , et 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Community of Sci-Tech Inno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C].Proceedings of 202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HONGKONG NEW CENTURY CULTURAL PUBLISHING HOUSE,2022:3

      [10]李剑敏*,李从东,汤勇力,胡欣悦,Claudio Petti. 融合了BN 分析的SITRM方法及其在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上的应用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8, 32(3): 226-233.

      [11]汤勇力,李剑敏*,李从东,王洪,曾路,王正.面向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 12:1777-1788.

      [12]李剑敏*,余婉浈.动态环境下的产业关键技术识别--一种基于情景分析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4):35-44.

      [13]李剑敏*,余婉浈.融合了情景分析的产业技术路线图集成规划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 34 (3): 56-61.

      [14]廖灿,李剑敏,刘佩基于博弈论的应急产品逆向物流机制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10(51):225—228.

      [15]蒋玉涛,汤勇力,曾路,李剑敏产业技术路线图在我国的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 2013, 22(11): 42-44.




    • 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集成化视角下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模式动态选择与创新政策研究”(20YJC630061),主持;

      苏省高校哲社项目:“SITRM框架下江苏省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规划研究”(2018SJA1091),主持;

      江苏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创新项目:“产业技术路线图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新兴产业为例”,主持;

      江苏科技大学科研启动项目:“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新兴产业培训机制研究”,主持;

      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合作项目:“Explaining the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Enterprise”(解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参与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知识框架结构、知识互动过程及其定制化方法”,参与产业技术路线图定制化方法分析研究;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法与制订研究”,参与基于产业共性演化规律的通用集成规划框架研究;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参与基于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路径映射方法研究以及专著“产业技术路线图--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的整理和案例初稿的编写;

      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高新区发展引导专项计划:“云计算及网格化的应急管理信息服务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参与应急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研究;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课题:“产业技术路线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参与广东省产业技术路线图案例整理与分析以及项目结题工作。

    • 科研团队

       

      本研究中心以大数据环境下的营销与创新管理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致力于将大数据分析、硬计算和软计算结合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营销与创新管理研究中,重点聚焦数据驱动的企业与用户行为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新型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与众包创新模式运作机制等研究问题,采用系统化、工程化思维模式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营销模型和新型创新管理模式,立足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营销与创新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研究中心由经济管理学院孟庆良教授担任负责人。团队成员共8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80后青年骨干5人。团队成员知识结构合理,主要从事营销与创新管理、智能计算及数据挖掘、供应链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团队成员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社会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其他市厅级课题10余项;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oft ComputingApplied Intelligenc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重要期刊1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中国物流学会优秀课题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本团队将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立足企业管理实践,致力于大数据分析方法与营销和创新管理相结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方面持续培育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通过重点扶持、重点投入,多出高水平的成果,初步建成省内相关领域有影响、行业内知名的优秀创新团队。中长期建设成为一支学科结合紧密、交叉互补、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         2004.09--2008.07,江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金融学,双学士学位。

            2010.09--2015.12,暨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2+3)。导师:李从东,汤勇力

            2014.04--2014.07,意大利萨兰托大学创新工程系,欧盟项目资助,访问学者。导师:Claudio Petti

            2019.07--2019.09,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商学院, Honorary Associate

  •     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双语)战略管理

        研究生:技术创新与管理、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