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通讯地址:Changhui road 666
个人邮箱:z_mj_2005@just.edu.cn
邮政编码:212100
办公地点:机械工程学院231
传真:
赵孟军,男,1982年生,工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6月,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毕业;2019年11月至今,在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主要从事机电产品的机械结构及机构仿真分析与设计研究工作。2016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1次,湖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4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
1、机械结构优化及仿真研究;
2、流体密封及测试技术研究;
3、机构创新设计及动力学研究。
项目拟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与超高压试验设备对O形橡胶圈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超高压环境下不同类型O形橡胶圈的密封特性研究
针对几种常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研究其本构特性、硬度对密封圈往复运动摩擦特性与泄漏量的定性影响;找出超高压环境下橡胶圈本构模型、硬度对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
(2)超高压环境下O形橡胶圈在不同速度的密封特性研究
根据内容(1)的研究结果选出几组摩擦特性较好的密封圈,然后改变柱塞的往复运动速度,分析超高压环境下速度的变化对橡胶圈密封特性的影响。
(3)超高压环境下密封压力变化对O橡胶圈的密封特性研究
通过仿真与试验的方法研究35MPa~100MPa范围内不同压力状态下O形橡胶圈的密封特性,并探讨影响密封特性变化的机理。
(4)超高压环境下O形圈密封机理及失效模式研究
主要通过仿真与实验的方法,研究几种常见材料的O形圈在超高压环境下的失效模型、失效判据,以及深入分析密封压力、往复速度、O形圈材料特性以及装配状态等因素对橡塑密封圈失效的影响,建立超高压往复密封性能评估模型。
(5)超高压环境下橡塑密封系统密封性能评估预测
针对往复密封机构在深海下的超高压工况特征,对橡塑密封件往复密封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通过仿真对密封圈接触应力、等效应力进行计算以及通过实验进行摩擦力与泄漏量测试进而对密封机构的密封性能进行评估预测。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深海往复密封性能的评估预测方法,从而为深海往复密封机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与设计依据。
项目拟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与超高压试验设备对O形橡胶圈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超高压环境下不同类型O形橡胶圈的密封特性研究
针对几种常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研究其本构特性、硬度对密封圈往复运动摩擦特性与泄漏量的定性影响;找出超高压环境下橡胶圈本构模型、硬度对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
(2)超高压环境下O形橡胶圈在不同速度的密封特性研究
根据内容(1)的研究结果选出几组摩擦特性较好的密封圈,然后改变柱塞的往复运动速度,分析超高压环境下速度的变化对橡胶圈密封特性的影响。
(3)超高压环境下密封压力变化对O橡胶圈的密封特性研究
通过仿真与试验的方法研究35MPa~100MPa范围内不同压力状态下O形橡胶圈的密封特性,并探讨影响密封特性变化的机理。
(4)超高压环境下O形圈密封机理及失效模式研究
主要通过仿真与实验的方法,研究几种常见材料的O形圈在超高压环境下的失效模型、失效判据,以及深入分析密封压力、往复速度、O形圈材料特性以及装配状态等因素对橡塑密封圈失效的影响,建立超高压往复密封性能评估模型。
(5)超高压环境下橡塑密封系统密封性能评估预测
针对往复密封机构在深海下的超高压工况特征,对橡塑密封件往复密封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通过仿真对密封圈接触应力、等效应力进行计算以及通过实验进行摩擦力与泄漏量测试进而对密封机构的密封性能进行评估预测。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深海往复密封性能的评估预测方法,从而为深海往复密封机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与设计依据。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湖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7件。
项目拟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与超高压试验设备对O形橡胶圈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超高压环境下不同类型O形橡胶圈的密封特性研究
针对几种常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研究其本构特性、硬度对密封圈往复运动摩擦特性与泄漏量的定性影响;找出超高压环境下橡胶圈本构模型、硬度对摩擦特性的影响规律。
(2)超高压环境下O形橡胶圈在不同速度的密封特性研究
根据内容(1)的研究结果选出几组摩擦特性较好的密封圈,然后改变柱塞的往复运动速度,分析超高压环境下速度的变化对橡胶圈密封特性的影响。
(3)超高压环境下密封压力变化对O橡胶圈的密封特性研究
通过仿真与试验的方法研究35MPa~100MPa范围内不同压力状态下O形橡胶圈的密封特性,并探讨影响密封特性变化的机理。
(4)超高压环境下O形圈密封机理及失效模式研究
主要通过仿真与实验的方法,研究几种常见材料的O形圈在超高压环境下的失效模型、失效判据,以及深入分析密封压力、往复速度、O形圈材料特性以及装配状态等因素对橡塑密封圈失效的影响,建立超高压往复密封性能评估模型。
(5)超高压环境下橡塑密封系统密封性能评估预测
针对往复密封机构在深海下的超高压工况特征,对橡塑密封件往复密封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并通过仿真对密封圈接触应力、等效应力进行计算以及通过实验进行摩擦力与泄漏量测试进而对密封机构的密封性能进行评估预测。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深海往复密封性能的评估预测方法,从而为深海往复密封机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与设计依据。
2000年9月—2004年7月,安徽农业大学 本科;
2005年9月—2008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2015年9月—2019年6月,南京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