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通讯地址:长山校区土建楼
个人邮箱:lei.zhang@just.edu.cn
邮政编码:212100
办公地点:长山校区土建楼
传真:
张雷,男,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基础设施与海洋岩土团队负责人,九三学社社员,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地震学会会员,中国振动学会会员。18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22年12月以优秀等级自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研究方向主要为:绿色低碳地基处理技术,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海洋岩土工程,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工程应用等。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Ocean Engineeri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rine Georesources and Geotechnology,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学报,自然灾害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等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I检索40余篇,一作/通讯发表30篇,申请发明专利、PCT等60余项,已授权31项。担任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ASCE),Marine Georesources and Geotechnology,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审稿专家。
欢迎具有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勘察资源与工程、数学、力学、计算机等学习背景的学生加入课题组。
课题组目前包括五名导师,分别来自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四个不同的单位。
王炳辉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mypage.just.edu.cn/tmgcjz/wbh/list.htm
金丹丹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cm.ujs.edu.cn/info/1322/17354.htm
邹炎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
http://www.whrsm.ac.cn/sourcedb/zw/zjrck/202302/t20230227_6683975.html
高磊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https://www.tjsl.sdu.edu.cn/info/1332/13011.htm
本人目前正在开展或拟进行的研究如下,其余老师的研究方向与课题见各位老师的个人主页。
一、化学电渗多场耦合效应、微观机理、固结理论
二、地震液化的孔隙重构机理
三、滩涂、污泥的快速固结
四、钙质砂/珊瑚砂的动力特性
绿色低碳地基处理技术
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
海洋岩土工程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工程应用
淤泥固化技术
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996),不同电极材料在电渗-堆载-化学灌浆加固软土地基过程中的多场耦合作用机理,2020.07-2023.06,主持。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81566), 电渗-堆载-化学灌浆联合加固软弱土的多场耦合效应和微观机理研究,2021.01-2022.12,主持。
3. 镇江市科学技术局科技项目(基础研究专项)(JC2024019),电渗协同真空预压低碳固化长江漫滩相软土的宏微观加固机理与耦合模型研究,2024.09-2026.08,主持。
4.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21K493C),基于化学电渗快速固结软土宏微观力学演化规律,2021.06-2022.06,主持。
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1D20), 电渗-化学灌浆联合加固软弱土的动力特性演化规律,2021.10-2023.10,主持。
6.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暨刘宝珺地学青年科学基金)(DMSM20190028), 碳纤维复合电极在电渗排水固结中的应用,2019.07-2021.07,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317), 震动液化全过程饱和砂土的孔隙重构机理研究,2020.01-2023.12,3/10,主要参与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355), 返包胎面加筋土挡墙结构的多重界面作用机理及抗震性能研究,2023.01-2026.12,2/11,主要参与人。
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9D04), 饱和无粘性土地震液化的孔隙重构机理试验研究,2019.08-2021.08,3/7,主要参与人。
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800205), 滨海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灾变机理、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原理与方法,2016.11 -2021.04,主要参与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438004), 复杂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地震灾变机理与减灾研究,2014.01 -2017.12,主要参与人。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566), 浅表砂层地震液化大变形物理机制与弹塑性本构研究,2015.01 -2017.12,主要参与人。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12), 界面不规则多层场地砂土地震液化研究, 2014.01 -2016.12,主要参与人。
14.江苏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1122931806), 海洋滩涂软土地基的电动加固方法研究,2018.11-2021.11,主持。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PCT)60余项,授权34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或学生第一,本人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PCT)19项,授权14项。
[1] 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周爱兆,徐浩青,刘义,孙可.一种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及处理方法[P].2022-11-08,中国,202011138960.6. (发明授权, 已完成转化. 转化单位:宁波汇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金海晖,张雷,王炳辉,吕延栋,王丽艳,竺明星,吴涛,李小娟,栾佶,许荣泽.一种软土固化试验装置及方法[P]. 2023-09-22,中国,202210539503.0. (发明授权, 已完成转化. 转化单位:苏州城投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 张雷,金海晖,樊宇澄,王炳辉,潘卓杰,魏文豪,王焱,祁凯.一种热-力-电渗多场耦合软土固结试验箱[P]. 2023-04-11,中国,202011292104.6. (发明授权, 协商转化)
[4] 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刘义,张文博,栾佶,金海晖,许荣泽.一种就地固化河道淤泥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 2022-05-10,中国,202110762372.8. (发明授权)
[5]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栾佶,王丽艳,竺明星,吴涛,李小娟,李京洋,李贵豪.一种热蒸发联合电渗固化富水地区软土的装置[P].2023-04-21,中国,202211045415.1. (发明授权)
[6]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吴涛,竺明星,王丽艳,李贵豪,李京洋,许荣泽.热电渗联合碎石桩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P].2023-04-21,中国,202211002780.4. (发明授权)
[7]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吕延栋,栾佶,李京洋,李贵豪,许荣泽. 一种电化学固结排水循环加热阴极局部土体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P]. 2023-09-22,中国,202210489864.9. (发明授权)
[8]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吴涛,汤俊峰,李贵豪,贾仲泽,张云飞,李京洋,许荣泽. 一种电渗联合锚杆加固基坑边坡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 2023-12-22,中国,202310032123.2. (发明授权)
[9]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张云飞,王丽艳,吴涛,吴思麟,汤俊峰. 一种边坡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P]. 2024-03-26,中国,202310835096.2. (发明授权)
[10] 张雷,李贵豪,王炳辉,吴涛,王丽艳,竺明星,孙可,刘义,李小娟,吴思麟.一种用于加固基坑边坡的电渗-真空联合注浆锚杆及其施工方法[P].2024-10-30,中国,202410462998.0.(发明授权)
[11] 张文博,张雷,王炳辉,梅岭,吕延栋,金海晖,栾佶,许荣泽.一种电渗联合灌浆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及装置[P].2022-07-19,中国,202111345862.4. (发明授权)
[12] 李贵豪,张雷,金海晖,王炳辉,汤俊峰,吴涛,王丽艳,贾仲泽,张云飞,许荣泽. 一种电渗真空堆载联合加固软土的模型箱及其使用方法[P]. 2023-08-11,中国,202211592444.X.(发明授权)
[13] 王炳辉,张雷,王丽艳. 一种基于振动衰减曲线精细化分析的土动剪切模量测试方法[P]. 中国: ZL 201910449709.2, 2021-09-07. (发明授权)
课题组目前包括五名导师,分别来自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四个不同的单位。
王炳辉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mypage.just.edu.cn/tmgcjz/wbh/list.htm
金丹丹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cm.ujs.edu.cn/info/1322/17354.htm
邹炎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
http://www.whrsm.ac.cn/sourcedb/zw/zjrck/202302/t20230227_6683975.html
高磊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https://www.tjsl.sdu.edu.cn/info/1332/13011.htm
指导本科生:
金海晖.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考取江苏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
樊宇澄.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樊宇澄,金海晖,魏文豪,王琰,祁凯. 2020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
吕延栋,朱龙祥,许帅. 2020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王鑫(专业排名1/138).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吕延栋(推免成绩1/138). 免试推荐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读博,2021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2023年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李振雄(专业排名4/138).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李浩宇. 考取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
刘阳光. 考取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研究生,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许帅,魏文豪,辛双龙,郑鸿润. 考取江苏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
余凌峰. 跨专业考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
祁凯. 考取南华大学建工学院研究生;
贾瑞玲. 考取广州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张子月. 考取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王焱,王俊生,刘乐. 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土木/交通学院研究生;
李京洋,李贵豪,张青翔,乐亚鸣. 2022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李贵豪,李京洋. 2023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李贵豪.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全省20人,学校唯一),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学校唯一);
李京洋. 免试推荐至华南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读研,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王豪. 2024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
王睿. 2024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指导研究生:
潘卓杰.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肖兴.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潘卓杰.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户振.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金海晖.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江苏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张云飞.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贾仲泽.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个人荣誉:
2021.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1.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本创指导教师
2021,08 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
2022.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2.06 优秀考研指导教师
2022.09 优秀班主任
2023.08 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4.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4.12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30篇。
1. Zhang Lei, Jin, H.H., Lv, Y.D., Wang, B.H., Jia, Z.Z., Hou, F.Y., Fang, C., Wang, L.Y., Jin, D.D. Improvements in vacuum-surcharge preloading combined with electro-osmotic consolidation on soft clayey soil with high water content,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5, 53(1): 41-54. (IF 5.839, TOP期刊, JCR一区)
2. Zhang Lei, Pan, Z.J., Wang, B.H., Fang, C., Chen, G.X., Zhou, A.Z., Jiang, P.M., Wang, L.Y. Expe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lectro-osmosis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vacuumpreloading for marine clay.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1,49(6): 1495-1505. (IF 5.839, 被引16次, TOP期刊, JCR一区)
3. Wang, B.H., Xiao X., Zhang Lei*, Wang, L.Y., Jin, D.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Change of Saturated Sand during Reliquefaction under Hammering Load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23, 22: 613-622. (IF 2.8, 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第一本SCI期刊, SJR二区)
4. Zhou R.R., Xin S.L., Wang B.H., Zhang Lei*, Zhang, Y.F., Wu, Q., Ma W.J., Qin Y.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Cyclic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Coral Sand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Frequencie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5, 190: 109165. (IF 4.2, 土动力学领域TOP期刊, JCR二区)
5. Zhang Lei, Wang, N.W., Jing, L.P., Fang, C., Shan, Z.D., Li, Y.Q.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Treatment for Marine Clayey Soils: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A Field Study.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2017, 40(1): 72-83. (IF 1.843, 被引33次, 美国ASTM协会会刊, SJR二区)
6. Fang, C., Li, G. C., Zhang Lei*.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Cyclic Behavior of Ring-Beam Connection to Gangu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2021, 17(4): 385-393. (IF 1.313,香港钢结构协会会刊, JCR, SJR二区, 与国外高校合作产出成果)
7. Fang, C., Li, G. C., Zhang Lei*, Yang, Z. J.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ing-beam connection to gangu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2022, 18(1):506-516. (IF 1.313,香港钢结构协会会刊, JCR, SJR二区, 与国外高校合作产出成果)
8. Shan, Z. D., Jing, L. P., Zhang Lei, Xie, Z. N., Ling, D. S. Transient wave propagation in a multi-layered soil with a fluid surface layer: 1D analytical/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21;45:2001- 2015. (IF 3.4, 计算力学领域TOP期刊,, JCR二区)
9. 张雷, 吕延栋, 王炳辉, 金丹丹, 竺明星, 方晨. 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滩涂软土的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2022, 43(09): 2383-2390.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0. 张雷, 王宁伟, 景立平, 方晨, 董瑞. 电渗排水固结中电极材料的对比试验. 岩土力学, 2019, 40(09): 3493-3501+3514.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引用34次(不含英文引用), 中文高被引论文, 业内中文顶刊)
11. 张云飞,张雷*,辛双龙,郭慧仪,周瑞荣,金丹丹,王炳辉. 考虑加载频率的饱和珊瑚砂超静孔压增量模型.岩土工程学报, 1-10[2024-11-15].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2. 辛双龙,王炳辉,张雷*,张云飞,许成顺,金丹丹.循环加载频率对饱和砂土剪切模量衰退特性的影响.岩土工程学报,1-9 [2024-11-15].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3. 吕延栋, 朱龙祥, 王旭, 许帅, 王炳辉, 张雷*. 电渗-堆载-化学灌浆联合处理淤泥质软土的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21, 43(S2): 100-103.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4. 王炳辉, 李松星, 李炎, 张雷*, 金丹丹, 袁志华. 液化过程中饱和砂土试样的电阻率变化特性. 岩土工程学报, 2023, 45(S2): 25-30.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5. 潘卓杰, 张雷*, 付佳佳, 周爱兆, 姜朋明. 基于新型电动装置的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滩涂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21,30(04): 134-141.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16. 张雷, 王宁伟, 景立平, 方晨, 李永强, 程前. 淤泥质软黏土的电动加固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16,25(03):78-86.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引用28次)
17. 王炳辉,李贵豪,张雷*,金海晖,吴涛,栾佶,贾仲泽,金丹丹.不同掺加材料对软土电渗加固效果影响的宏微观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24,33(6): 86-97.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18. 王炳辉,栾佶,张雷*,金海晖,张文博. 电渗热固结处理顶管废弃泥浆的减量化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4, 20(02): 507-517.
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996),不同电极材料在电渗-堆载-化学灌浆加固软土地基过程中的多场耦合作用机理,2020.07-2023.06,主持。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81566), 电渗-堆载-化学灌浆联合加固软弱土的多场耦合效应和微观机理研究,2021.01-2022.12,主持。
3. 镇江市科学技术局科技项目(基础研究专项)(JC2024019),电渗协同真空预压低碳固化长江漫滩相软土的宏微观加固机理与耦合模型研究,2024.09-2026.08,主持。
4.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21K493C),基于化学电渗快速固结软土宏微观力学演化规律,2021.06-2022.06,主持。
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1D20), 电渗-化学灌浆联合加固软弱土的动力特性演化规律,2021.10-2023.10,主持。
6.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暨刘宝珺地学青年科学基金)(DMSM20190028), 碳纤维复合电极在电渗排水固结中的应用,2019.07-2021.07,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317), 震动液化全过程饱和砂土的孔隙重构机理研究,2020.01-2023.12,3/10,主要参与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355), 返包胎面加筋土挡墙结构的多重界面作用机理及抗震性能研究,2023.01-2026.12,2/11,主要参与人。
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9D04), 饱和无粘性土地震液化的孔隙重构机理试验研究,2019.08-2021.08,3/7,主要参与人。
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800205), 滨海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灾变机理、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原理与方法,2016.11 -2021.04,主要参与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438004), 复杂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地震灾变机理与减灾研究,2014.01 -2017.12,主要参与人。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566), 浅表砂层地震液化大变形物理机制与弹塑性本构研究,2015.01 -2017.12,主要参与人。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12), 界面不规则多层场地砂土地震液化研究, 2014.01 -2016.12,主要参与人。
14.江苏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1122931806), 海洋滩涂软土地基的电动加固方法研究,2018.11-2021.11,主持。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PCT)60余项,授权34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或学生第一,本人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PCT)19项,授权14项。
[1] 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周爱兆,徐浩青,刘义,孙可.一种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及处理方法[P].2022-11-08,中国,202011138960.6. (发明授权, 已完成转化. 转化单位:宁波汇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金海晖,张雷,王炳辉,吕延栋,王丽艳,竺明星,吴涛,李小娟,栾佶,许荣泽.一种软土固化试验装置及方法[P]. 2023-09-22,中国,202210539503.0. (发明授权, 已完成转化. 转化单位:苏州城投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 张雷,金海晖,樊宇澄,王炳辉,潘卓杰,魏文豪,王焱,祁凯.一种热-力-电渗多场耦合软土固结试验箱[P]. 2023-04-11,中国,202011292104.6. (发明授权, 协商转化)
[4] 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刘义,张文博,栾佶,金海晖,许荣泽.一种就地固化河道淤泥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 2022-05-10,中国,202110762372.8. (发明授权)
[5]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栾佶,王丽艳,竺明星,吴涛,李小娟,李京洋,李贵豪.一种热蒸发联合电渗固化富水地区软土的装置[P].2023-04-21,中国,202211045415.1. (发明授权)
[6]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吴涛,竺明星,王丽艳,李贵豪,李京洋,许荣泽.热电渗联合碎石桩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P].2023-04-21,中国,202211002780.4. (发明授权)
[7]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吕延栋,栾佶,李京洋,李贵豪,许荣泽. 一种电化学固结排水循环加热阴极局部土体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P]. 2023-09-22,中国,202210489864.9. (发明授权)
[8]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吴涛,汤俊峰,李贵豪,贾仲泽,张云飞,李京洋,许荣泽. 一种电渗联合锚杆加固基坑边坡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 2023-12-22,中国,202310032123.2. (发明授权)
[9]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张云飞,王丽艳,吴涛,吴思麟,汤俊峰. 一种边坡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P]. 2024-03-26,中国,202310835096.2. (发明授权)
[10] 张雷,李贵豪,王炳辉,吴涛,王丽艳,竺明星,孙可,刘义,李小娟,吴思麟.一种用于加固基坑边坡的电渗-真空联合注浆锚杆及其施工方法[P].2024-10-30,中国,202410462998.0.(发明授权)
[11] 张文博,张雷,王炳辉,梅岭,吕延栋,金海晖,栾佶,许荣泽.一种电渗联合灌浆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及装置[P].2022-07-19,中国,202111345862.4. (发明授权)
[12] 李贵豪,张雷,金海晖,王炳辉,汤俊峰,吴涛,王丽艳,贾仲泽,张云飞,许荣泽. 一种电渗真空堆载联合加固软土的模型箱及其使用方法[P]. 2023-08-11,中国,202211592444.X.(发明授权)
[13] 王炳辉,张雷,王丽艳. 一种基于振动衰减曲线精细化分析的土动剪切模量测试方法[P]. 中国: ZL 201910449709.2, 2021-09-07. (发明授权)
课题组目前包括五名导师,分别来自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四个不同的单位。
王炳辉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mypage.just.edu.cn/tmgcjz/wbh/list.htm
金丹丹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cm.ujs.edu.cn/info/1322/17354.htm
邹炎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
http://www.whrsm.ac.cn/sourcedb/zw/zjrck/202302/t20230227_6683975.html
高磊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https://www.tjsl.sdu.edu.cn/info/1332/13011.htm
指导本科生:
金海晖.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考取江苏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
樊宇澄.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樊宇澄,金海晖,魏文豪,王琰,祁凯. 2020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
吕延栋,朱龙祥,许帅. 2020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王鑫(专业排名1/138).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吕延栋(推免成绩1/138). 免试推荐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读博,2021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2023年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李振雄(专业排名4/138).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李浩宇. 考取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
刘阳光. 考取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研究生,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许帅,魏文豪,辛双龙,郑鸿润. 考取江苏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
余凌峰. 跨专业考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
祁凯. 考取南华大学建工学院研究生;
贾瑞玲. 考取广州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张子月. 考取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王焱,王俊生,刘乐. 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土木/交通学院研究生;
李京洋,李贵豪,张青翔,乐亚鸣. 2022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李贵豪,李京洋. 2023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李贵豪.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全省20人,学校唯一),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学校唯一);
李京洋. 免试推荐至华南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读研,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王豪. 2024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
王睿. 2024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指导研究生:
潘卓杰.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肖兴.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潘卓杰.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户振.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金海晖.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江苏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张云飞.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贾仲泽.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个人荣誉:
2021.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1.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本创指导教师
2021,08 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
2022.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2.06 优秀考研指导教师
2022.09 优秀班主任
2023.08 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4.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4.12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30篇。
1. Zhang Lei, Jin, H.H., Lv, Y.D., Wang, B.H., Jia, Z.Z., Hou, F.Y., Fang, C., Wang, L.Y., Jin, D.D. Improvements in vacuum-surcharge preloading combined with electro-osmotic consolidation on soft clayey soil with high water content,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5, 53(1): 41-54. (IF 5.839, TOP期刊, JCR一区)
2. Zhang Lei, Pan, Z.J., Wang, B.H., Fang, C., Chen, G.X., Zhou, A.Z., Jiang, P.M., Wang, L.Y. Expe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lectro-osmosis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vacuumpreloading for marine clay.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1,49(6): 1495-1505. (IF 5.839, 被引16次, TOP期刊, JCR一区)
3. Wang, B.H., Xiao X., Zhang Lei*, Wang, L.Y., Jin, D.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Change of Saturated Sand during Reliquefaction under Hammering Load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23, 22: 613-622. (IF 2.8, 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第一本SCI期刊, SJR二区)
4. Zhou R.R., Xin S.L., Wang B.H., Zhang Lei*, Zhang, Y.F., Wu, Q., Ma W.J., Qin Y.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Cyclic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Coral Sand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Frequencie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5, 190: 109165. (IF 4.2, 土动力学领域TOP期刊, JCR二区)
5. Zhang Lei, Wang, N.W., Jing, L.P., Fang, C., Shan, Z.D., Li, Y.Q.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Treatment for Marine Clayey Soils: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A Field Study.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2017, 40(1): 72-83. (IF 1.843, 被引33次, 美国ASTM协会会刊, SJR二区)
6. Fang, C., Li, G. C., Zhang Lei*.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Cyclic Behavior of Ring-Beam Connection to Gangu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2021, 17(4): 385-393. (IF 1.313,香港钢结构协会会刊, JCR, SJR二区, 与国外高校合作产出成果)
7. Fang, C., Li, G. C., Zhang Lei*, Yang, Z. J.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ing-beam connection to gangu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2022, 18(1):506-516. (IF 1.313,香港钢结构协会会刊, JCR, SJR二区, 与国外高校合作产出成果)
8. Shan, Z. D., Jing, L. P., Zhang Lei, Xie, Z. N., Ling, D. S. Transient wave propagation in a multi-layered soil with a fluid surface layer: 1D analytical/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21;45:2001- 2015. (IF 3.4, 计算力学领域TOP期刊,, JCR二区)
9. 张雷, 吕延栋, 王炳辉, 金丹丹, 竺明星, 方晨. 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滩涂软土的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2022, 43(09): 2383-2390.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0. 张雷, 王宁伟, 景立平, 方晨, 董瑞. 电渗排水固结中电极材料的对比试验. 岩土力学, 2019, 40(09): 3493-3501+3514.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引用34次(不含英文引用), 中文高被引论文, 业内中文顶刊)
11. 张云飞,张雷*,辛双龙,郭慧仪,周瑞荣,金丹丹,王炳辉. 考虑加载频率的饱和珊瑚砂超静孔压增量模型.岩土工程学报, 1-10[2024-11-15].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2. 辛双龙,王炳辉,张雷*,张云飞,许成顺,金丹丹.循环加载频率对饱和砂土剪切模量衰退特性的影响.岩土工程学报,1-9 [2024-11-15].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3. 吕延栋, 朱龙祥, 王旭, 许帅, 王炳辉, 张雷*. 电渗-堆载-化学灌浆联合处理淤泥质软土的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21, 43(S2): 100-103.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4. 王炳辉, 李松星, 李炎, 张雷*, 金丹丹, 袁志华. 液化过程中饱和砂土试样的电阻率变化特性. 岩土工程学报, 2023, 45(S2): 25-30.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5. 潘卓杰, 张雷*, 付佳佳, 周爱兆, 姜朋明. 基于新型电动装置的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滩涂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21,30(04): 134-141.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16. 张雷, 王宁伟, 景立平, 方晨, 李永强, 程前. 淤泥质软黏土的电动加固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16,25(03):78-86.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引用28次)
17. 王炳辉,李贵豪,张雷*,金海晖,吴涛,栾佶,贾仲泽,金丹丹.不同掺加材料对软土电渗加固效果影响的宏微观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24,33(6): 86-97.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18. 王炳辉,栾佶,张雷*,金海晖,张文博. 电渗热固结处理顶管废弃泥浆的减量化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4, 20(02): 507-517.
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200996),不同电极材料在电渗-堆载-化学灌浆加固软土地基过程中的多场耦合作用机理,2020.07-2023.06,主持。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81566), 电渗-堆载-化学灌浆联合加固软弱土的多场耦合效应和微观机理研究,2021.01-2022.12,主持。
3. 镇江市科学技术局科技项目(基础研究专项)(JC2024019),电渗协同真空预压低碳固化长江漫滩相软土的宏微观加固机理与耦合模型研究,2024.09-2026.08,主持。
4.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21K493C),基于化学电渗快速固结软土宏微观力学演化规律,2021.06-2022.06,主持。
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1D20), 电渗-化学灌浆联合加固软弱土的动力特性演化规律,2021.10-2023.10,主持。
6.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暨刘宝珺地学青年科学基金)(DMSM20190028), 碳纤维复合电极在电渗排水固结中的应用,2019.07-2021.07,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317), 震动液化全过程饱和砂土的孔隙重构机理研究,2020.01-2023.12,3/10,主要参与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355), 返包胎面加筋土挡墙结构的多重界面作用机理及抗震性能研究,2023.01-2026.12,2/11,主要参与人。
9.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9D04), 饱和无粘性土地震液化的孔隙重构机理试验研究,2019.08-2021.08,3/7,主要参与人。
1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800205), 滨海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灾变机理、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原理与方法,2016.11 -2021.04,主要参与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438004), 复杂水域环境下长大隧道地震灾变机理与减灾研究,2014.01 -2017.12,主要参与人。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566), 浅表砂层地震液化大变形物理机制与弹塑性本构研究,2015.01 -2017.12,主要参与人。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12), 界面不规则多层场地砂土地震液化研究, 2014.01 -2016.12,主要参与人。
14.江苏科技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1122931806), 海洋滩涂软土地基的电动加固方法研究,2018.11-2021.11,主持。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PCT)60余项,授权34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或学生第一,本人第二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含PCT)19项,授权14项。
[1] 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周爱兆,徐浩青,刘义,孙可.一种联合絮凝-电渗处理废弃泥浆的装置及处理方法[P].2022-11-08,中国,202011138960.6. (发明授权, 已完成转化. 转化单位:宁波汇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 金海晖,张雷,王炳辉,吕延栋,王丽艳,竺明星,吴涛,李小娟,栾佶,许荣泽.一种软土固化试验装置及方法[P]. 2023-09-22,中国,202210539503.0. (发明授权, 已完成转化. 转化单位:苏州城投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3] 张雷,金海晖,樊宇澄,王炳辉,潘卓杰,魏文豪,王焱,祁凯.一种热-力-电渗多场耦合软土固结试验箱[P]. 2023-04-11,中国,202011292104.6. (发明授权, 协商转化)
[4] 张雷,潘卓杰,王炳辉,姜朋明,王丽艳,刘义,张文博,栾佶,金海晖,许荣泽.一种就地固化河道淤泥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 2022-05-10,中国,202110762372.8. (发明授权)
[5]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栾佶,王丽艳,竺明星,吴涛,李小娟,李京洋,李贵豪.一种热蒸发联合电渗固化富水地区软土的装置[P].2023-04-21,中国,202211045415.1. (发明授权)
[6]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吴涛,竺明星,王丽艳,李贵豪,李京洋,许荣泽.热电渗联合碎石桩的软土地基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P].2023-04-21,中国,202211002780.4. (发明授权)
[7]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吕延栋,栾佶,李京洋,李贵豪,许荣泽. 一种电化学固结排水循环加热阴极局部土体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P]. 2023-09-22,中国,202210489864.9. (发明授权)
[8]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吴涛,汤俊峰,李贵豪,贾仲泽,张云飞,李京洋,许荣泽. 一种电渗联合锚杆加固基坑边坡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P]. 2023-12-22,中国,202310032123.2. (发明授权)
[9] 张雷,金海晖,王炳辉,贾仲泽,张云飞,王丽艳,吴涛,吴思麟,汤俊峰. 一种边坡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P]. 2024-03-26,中国,202310835096.2. (发明授权)
[10] 张雷,李贵豪,王炳辉,吴涛,王丽艳,竺明星,孙可,刘义,李小娟,吴思麟.一种用于加固基坑边坡的电渗-真空联合注浆锚杆及其施工方法[P].2024-10-30,中国,202410462998.0.(发明授权)
[11] 张文博,张雷,王炳辉,梅岭,吕延栋,金海晖,栾佶,许荣泽.一种电渗联合灌浆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及装置[P].2022-07-19,中国,202111345862.4. (发明授权)
[12] 李贵豪,张雷,金海晖,王炳辉,汤俊峰,吴涛,王丽艳,贾仲泽,张云飞,许荣泽. 一种电渗真空堆载联合加固软土的模型箱及其使用方法[P]. 2023-08-11,中国,202211592444.X.(发明授权)
[13] 王炳辉,张雷,王丽艳. 一种基于振动衰减曲线精细化分析的土动剪切模量测试方法[P]. 中国: ZL 201910449709.2, 2021-09-07. (发明授权)
课题组目前包括五名导师,分别来自江苏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四个不同的单位。
王炳辉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mypage.just.edu.cn/tmgcjz/wbh/list.htm
金丹丹 副教授,个人主页:https://cm.ujs.edu.cn/info/1322/17354.htm
邹炎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
http://www.whrsm.ac.cn/sourcedb/zw/zjrck/202302/t20230227_6683975.html
高磊 副研究员,个人主页:https://www.tjsl.sdu.edu.cn/info/1332/13011.htm
指导本科生:
金海晖.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考取江苏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
樊宇澄.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樊宇澄,金海晖,魏文豪,王琰,祁凯. 2020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
吕延栋,朱龙祥,许帅. 2020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王鑫(专业排名1/138).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吕延栋(推免成绩1/138). 免试推荐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读博,2021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2023年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
李振雄(专业排名4/138).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李浩宇. 考取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生;
刘阳光. 考取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研究生,2022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许帅,魏文豪,辛双龙,郑鸿润. 考取江苏科技大学土建学院研究生;
余凌峰. 跨专业考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
祁凯. 考取南华大学建工学院研究生;
贾瑞玲. 考取广州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张子月. 考取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
王焱,王俊生,刘乐. 考取南京工业大学土木/交通学院研究生;
李京洋,李贵豪,张青翔,乐亚鸣. 2022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李贵豪,李京洋. 2023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李贵豪. 免试推荐至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读研,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毕业生(全省20人,学校唯一),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学校唯一);
李京洋. 免试推荐至华南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读研,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王豪. 2024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省级立项;
王睿. 2024年江苏省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校级立项.
指导研究生:
潘卓杰.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肖兴. 2021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潘卓杰.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户振. 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金海晖.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江苏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2024届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生;
张云飞.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贾仲泽.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省级立项.
个人荣誉:
2021.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1.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本创指导教师
2021,08 江苏省双创人才-科技副总
2022.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2.06 优秀考研指导教师
2022.09 优秀班主任
2023.08 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4.06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4.12 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指导教师
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三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近30篇。
1. Zhang Lei, Jin, H.H., Lv, Y.D., Wang, B.H., Jia, Z.Z., Hou, F.Y., Fang, C., Wang, L.Y., Jin, D.D. Improvements in vacuum-surcharge preloading combined with electro-osmotic consolidation on soft clayey soil with high water content,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5, 53(1): 41-54. (IF 5.839, TOP期刊, JCR一区)
2. Zhang Lei, Pan, Z.J., Wang, B.H., Fang, C., Chen, G.X., Zhou, A.Z., Jiang, P.M., Wang, L.Y. Expe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electro-osmosis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vacuumpreloading for marine clay.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1,49(6): 1495-1505. (IF 5.839, 被引16次, TOP期刊, JCR一区)
3. Wang, B.H., Xiao X., Zhang Lei*, Wang, L.Y., Jin, D.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Change of Saturated Sand during Reliquefaction under Hammering Load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2023, 22: 613-622. (IF 2.8, 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第一本SCI期刊, SJR二区)
4. Zhou R.R., Xin S.L., Wang B.H., Zhang Lei*, Zhang, Y.F., Wu, Q., Ma W.J., Qin Y.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Cyclic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Coral Sand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Frequencie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5, 190: 109165. (IF 4.2, 土动力学领域TOP期刊, JCR二区)
5. Zhang Lei, Wang, N.W., Jing, L.P., Fang, C., Shan, Z.D., Li, Y.Q. Electro-Osmotic Chemical Treatment for Marine Clayey Soils: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A Field Study.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2017, 40(1): 72-83. (IF 1.843, 被引33次, 美国ASTM协会会刊, SJR二区)
6. Fang, C., Li, G. C., Zhang Lei*.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Cyclic Behavior of Ring-Beam Connection to Gangu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2021, 17(4): 385-393. (IF 1.313,香港钢结构协会会刊, JCR, SJR二区, 与国外高校合作产出成果)
7. Fang, C., Li, G. C., Zhang Lei*, Yang, Z. J.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ing-beam connection to gangu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columns. Advanced Steel Construction, 2022, 18(1):506-516. (IF 1.313,香港钢结构协会会刊, JCR, SJR二区, 与国外高校合作产出成果)
8. Shan, Z. D., Jing, L. P., Zhang Lei, Xie, Z. N., Ling, D. S. Transient wave propagation in a multi-layered soil with a fluid surface layer: 1D analytical/semi-analytical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21;45:2001- 2015. (IF 3.4, 计算力学领域TOP期刊,, JCR二区)
9. 张雷, 吕延栋, 王炳辉, 金丹丹, 竺明星, 方晨. 絮凝-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滩涂软土的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2022, 43(09): 2383-2390.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0. 张雷, 王宁伟, 景立平, 方晨, 董瑞. 电渗排水固结中电极材料的对比试验. 岩土力学, 2019, 40(09): 3493-3501+3514.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引用34次(不含英文引用), 中文高被引论文, 业内中文顶刊)
11. 张云飞,张雷*,辛双龙,郭慧仪,周瑞荣,金丹丹,王炳辉. 考虑加载频率的饱和珊瑚砂超静孔压增量模型.岩土工程学报, 1-10[2024-11-15].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2. 辛双龙,王炳辉,张雷*,张云飞,许成顺,金丹丹.循环加载频率对饱和砂土剪切模量衰退特性的影响.岩土工程学报,1-9 [2024-11-15].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3. 吕延栋, 朱龙祥, 王旭, 许帅, 王炳辉, 张雷*. 电渗-堆载-化学灌浆联合处理淤泥质软土的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21, 43(S2): 100-103.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4. 王炳辉, 李松星, 李炎, 张雷*, 金丹丹, 袁志华. 液化过程中饱和砂土试样的电阻率变化特性. 岩土工程学报, 2023, 45(S2): 25-30. (中文岩土三大岩刊, 业内中文顶刊)
15. 潘卓杰, 张雷*, 付佳佳, 周爱兆, 姜朋明. 基于新型电动装置的真空-电渗联合加固滩涂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21,30(04): 134-141.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16. 张雷, 王宁伟, 景立平, 方晨, 李永强, 程前. 淤泥质软黏土的电动加固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自然灾害学报, 2016,25(03):78-86.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引用28次)
17. 王炳辉,李贵豪,张雷*,金海晖,吴涛,栾佶,贾仲泽,金丹丹.不同掺加材料对软土电渗加固效果影响的宏微观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24,33(6): 86-97. (安全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T1级)
18. 王炳辉,栾佶,张雷*,金海晖,张文博. 电渗热固结处理顶管废弃泥浆的减量化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4, 20(02): 507-517.
2014.09 - 2018.06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岩土工程
2020.06 - 2022.12 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本科生:
基础工程(含课程设计)
地基处理(含课程设计)
基坑工程(含课程设计)
新型桩基应用
研究生:
地质灾害和防灾减灾对策
地基处理新技术
岩土工程监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