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通讯地址:
个人邮箱:86825572@qq.com
邮政编码:
办公地点:
传真:
南楠,副教授,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会员;镇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科技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及外国语言学研究所会员;江苏科技大学赛珍珠研究会会员。西安外国语大学江苏校友会副会长、镇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警翻译。
德国文学与德语教学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若干。
1、主持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德、日反思文学与记忆文化研究”;
2、主持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德、日反思文学与反思文化对比研究”,已结题;
3、主持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施林克作品中的罪责反思与德国反思文学研究”,已结题;
4、主持2016年度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改项目“国际汉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校本化研究”,已结题;
5、参与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3/3,已结题;
6、参与2016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船海类学科研究生公共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改革”,3/3,已结题;
7、参与2016年度江苏科技大学高教研究课题“国际高等教育多样化进程与质量研究——聚焦行业特色型大学”,3/8,已结题;
8、参与2017年度镇江市人才发展专项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镇江市外语外贸人才发展现状调查研究”,1/3,已结题。
1、2017外研社杯全国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德语组冠军
2、江苏科技大学2018-2019学年教学优秀奖
3、江苏科技大学2016-2017学年教学优秀奖
4、2015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5、2015江苏科技大学微课比赛课件比赛三等奖
6、2015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7、2014江苏科技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
8、2014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9、2013江苏科技大学“中国梦·强校梦·我的教育梦”演讲比赛一等奖
10、2013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11、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
12、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
13、2012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14、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15、2010镇江市双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16、2009镇江市演讲比赛二等奖发布
17、2007江苏科技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18、2007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
1、《论德国反思文学新态势及成因》发表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2、《〈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发表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3、《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发表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4、《论德国小说〈朗读者〉中的罪责反思》发表于《名作欣赏》2014年第9期;
5、《〈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6、《高校外语教学的本硕衔接问题探究》发表于《安徽文学》2016年第30期;
7、《“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国际汉语教学》发表于《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期;
8、《以废墟书写铭记历史——论博尔歇特文学作品中的废墟书写、时代记忆与反思意识》发表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若干。
1、主持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德、日反思文学与记忆文化研究”;
2、主持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德、日反思文学与反思文化对比研究”,已结题;
3、主持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施林克作品中的罪责反思与德国反思文学研究”,已结题;
4、主持2016年度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改项目“国际汉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校本化研究”,已结题;
5、参与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3/3,已结题;
6、参与2016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船海类学科研究生公共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改革”,3/3,已结题;
7、参与2016年度江苏科技大学高教研究课题“国际高等教育多样化进程与质量研究——聚焦行业特色型大学”,3/8,已结题;
8、参与2017年度镇江市人才发展专项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镇江市外语外贸人才发展现状调查研究”,1/3,已结题。
1、2017外研社杯全国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德语组冠军
2、江苏科技大学2018-2019学年教学优秀奖
3、江苏科技大学2016-2017学年教学优秀奖
4、2015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5、2015江苏科技大学微课比赛课件比赛三等奖
6、2015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7、2014江苏科技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
8、2014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9、2013江苏科技大学“中国梦·强校梦·我的教育梦”演讲比赛一等奖
10、2013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11、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
12、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
13、2012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14、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15、2010镇江市双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16、2009镇江市演讲比赛二等奖发布
17、2007江苏科技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18、2007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
1、《论德国反思文学新态势及成因》发表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2、《〈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发表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3、《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发表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4、《论德国小说〈朗读者〉中的罪责反思》发表于《名作欣赏》2014年第9期;
5、《〈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6、《高校外语教学的本硕衔接问题探究》发表于《安徽文学》2016年第30期;
7、《“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国际汉语教学》发表于《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期;
8、《以废墟书写铭记历史——论博尔歇特文学作品中的废墟书写、时代记忆与反思意识》发表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科研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若干。
1、主持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德、日反思文学与记忆文化研究”;
2、主持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德、日反思文学与反思文化对比研究”,已结题;
3、主持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施林克作品中的罪责反思与德国反思文学研究”,已结题;
4、主持2016年度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改项目“国际汉语教师团队建设的校本化研究”,已结题;
5、参与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3/3,已结题;
6、参与2016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船海类学科研究生公共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改革”,3/3,已结题;
7、参与2016年度江苏科技大学高教研究课题“国际高等教育多样化进程与质量研究——聚焦行业特色型大学”,3/8,已结题;
8、参与2017年度镇江市人才发展专项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镇江市外语外贸人才发展现状调查研究”,1/3,已结题。
1、2017外研社杯全国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德语组冠军
2、江苏科技大学2018-2019学年教学优秀奖
3、江苏科技大学2016-2017学年教学优秀奖
4、2015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5、2015江苏科技大学微课比赛课件比赛三等奖
6、2015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
7、2014江苏科技大学第十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
8、2014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9、2013江苏科技大学“中国梦·强校梦·我的教育梦”演讲比赛一等奖
10、2013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11、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多媒体课件比赛优秀奖
12、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
13、2012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14、2012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
15、2010镇江市双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16、2009镇江市演讲比赛二等奖发布
17、2007江苏科技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18、2007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课比赛一等奖
1、《论德国反思文学新态势及成因》发表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2、《〈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发表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3、《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创作手法与反思主题》发表于《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4、《论德国小说〈朗读者〉中的罪责反思》发表于《名作欣赏》2014年第9期;
5、《〈朗读者〉——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6、《高校外语教学的本硕衔接问题探究》发表于《安徽文学》2016年第30期;
7、《“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国际汉语教学》发表于《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期;
8、《以废墟书写铭记历史——论博尔歇特文学作品中的废墟书写、时代记忆与反思意识》发表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2001.09-2005.07 西安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本科;
2010.09-2013.06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2.08 德国埃森大学交流学习;
2014.08-2015.02 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校公派);
2015.07-2015.08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进修,获得国际汉语教师执业能力证书(高等);
2016.11 江苏省高校外语教师第1期研修班;
2017.06 于江苏省委党校参加江苏省哲社教研骨干研修班;
2017.07-2017.08 德国海德堡大学访学;
2018.07-2018.08 德国柏林孔子学院进修(歌德学院全额奖学金)。
1、第一外国语(硕士德语)
2、二外1-4(德语)本科
3、汉语(硕博留学生)
4、汉语1-4(本科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