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通讯地址: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个人邮箱:ntwwq@263.net
邮政编码:212100
办公地点:长山校区文理大楼
传真:
1963年生于苏州市,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硕士生导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南通市翻译协会会长;三届南通市政协委员;江苏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动态》、《戏剧》等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6部;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一般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
研究方向:
1.英美文学
2.影响研究
3.跨学科研究
一、 主持科研项目
1、 “江苏省特色专业(英语)建设”苏教高[2003]62号(江苏省教育厅),2003-2005年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教高司函[2004]21号(国家教育部),2004-2005年
3、 “跨文化对话与融会:美国戏剧与中国”04WWB00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4-2006年
4、 “高校外语网络自主性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学会[2006]28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2008年
5、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作用研究”,2006-R-2875(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2009年
6、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代美国戏剧研究08WWB00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2013年
7、 主持“张謇与西方的跨文化研究”2013CNT0023,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2013-2014年
8、 主持“关联理论下信息技术与英语专业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与资源建设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3JSJG461),2013年--2014年
9、 主持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建设工作(教高函[2008]21号),2008年-
10、 主持全国教育规划课题“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GPA115014),2011年-2015年
11、 主持“中美语言学习平台比较研究”(D/2013/01/054),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年-2014年
12、 主持“高校英文写作中心建设及理论研究”(2015JSJG48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5年-2016年
13、 主持“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研究”(15BWW0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2018年,结论:良好。
14、 主持:“黑布林系列英语读物对中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2017JK12-L300),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17年-2021年
15、 主持“中美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模式建设对比研究”(D/2018/01/5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2022年
16、 主持:“基于iTEST3.0测试与训练系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20180208401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年-2022年
17、 Co-主持“新文科背景下的本科生英语学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JSJG660),2019年-2020年
18、 主持:“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济贫书写研究”,(19AWW006),国家社科基金项重点项目,2019年-2023年,结论:优秀。
一、 工作业绩
1、 1997年,被评为南通师专“十佳教师”。
2、 2002年,获南京大学第十一届“世川良一”奖学金一等奖。
3、 2003年,获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教育工会颁发的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奖。
4、 2003年,被选为南通市政协委员。
5、 2005年,被推荐为南通大学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
6、 2006年,专著《莎士比亚:语言与艺术》获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 2006年,被评选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8、 2007年,被评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9、 2007年,专著《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获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10、 2009年,专著《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获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1、 2009年,被评为南通大学师德标兵。
12、 2009年,被评为南通大学教学名师。
13、 2011年,《莎士比亚作品选读》获江苏省精品教材。
14、 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5、 2021年,《英美文学选读》获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
16、 2023年,专著《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一、 科研成果代表作
(1) 论文代表作
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饰法,《南通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2. 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南通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3. 英美“象形诗”的表意功能,《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4. 挖掘神奇的诗美──论西默斯·希尼的诗歌艺术,《南通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5. 《李尔王》中的“自然”,《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6. 文学与英语教学,《南通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7. 《麦克白》阴森恐怖的悲剧气氛,《南通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8. 安东尼“葬礼演说”的语用分析,《南通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 现代派文学的“世纪末”综合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0. 现代主义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5期
11. 《哈姆莱特》语言艺术,《江汉论坛》2001年第8期
12. 莎士比亚的现代主义解读,《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13. 《榆树下的欲望》和《欲望号街车》的比较研究,《戏剧文学》2002年第9期
14. 《推销员之死》在中国,《艺术百家》2003年第3期
15. 中心消解:一种对后现代主义的解析,《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第3期
16. 《毛猿》:“镜像”中的自我认同与异化,《戏剧文学》2003年第6期
17. “东方主义”的文化冲突与互释,《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8. 跨文化诗学研究与舞台表述:田纳西·威廉斯在中国,《戏剧》2004年第4期
19. 《欲望号街车》在中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0. 跨文化戏剧理论与实践,《四川戏剧》2005年第6期
21. 《小镇风情》的中国情结,《四川戏剧》2008年第4期
22. 当代英雄形象的大众叙事,《电影文学》2008年第18期
23. “网络自主学习+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调研,《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4. 网络课程建设:高校英语教师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4期
25. 当代中国话剧中的美国人形象,《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26. 宽容仁爱:《闯关东》的伦理价值体系,《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
27. 经典新解·热点聚焦·多维视角,《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28. 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3期
29. “后物质主义”的伦理困惑:马麦特《拜金一族》评析,《名作欣赏》,2013年第12期
30. 论约翰·古阿尔《蓝叶屋》的病态主题,《作家》,2013年第12期
31.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他者”视角:201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评述,《外国文学动态》,2014年第1期
32. 跨文化视角下的张謇与西方,科技纵览,2014年第9期
33. 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12期
34. 阿瑟•密勒戏剧的犹太写作,《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35. 圈地运动与哥尔德史密斯的《荒村》,《北方文学》2014年第12期
36. 乡村:圈地运动中英国农村的真实写照,《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期
37. 圈地运动与英国感伤主义诗歌,《安徽文学》2015年第2期
38. 18世纪圈地运动与英国诗歌的乡村写作,《文学教育》2015年第3期
39. 马格里斯戏剧的犹太族裔创伤与身份失落的历史写作,《南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40. 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化他性及其舞台表述,《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2期
41. 论威尔逊戏剧《篱笆》中的“内化歧视”,《大舞台》,2015年第4期
42. 跨文化视阈中的《茶馆》在西方,《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5期
43. 曹禺戏剧在西方的接受,《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5期
44. 《一路到底》中的历史、道德与权力,《电影文学》2015年第8期
45. Arthur Miller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Drama and Theater, Volume 27, Number 3 (Fall 2015), ISNN 2376-4236http://jadtjournal.org/2015/11/20/arthur-miller/
46. 颠覆“美国神话”:论《肯塔基组曲》中的暴力叙事,《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第3期。
47. 威廉斯短篇小说中边缘人的生活困境,《南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48. 夏洛特·史密斯作品的庄园悲情与圈地叙事,《外国语文》,2018年第1期。
49.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诗歌的圈地书写,《南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50.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第1期。
51. 主体的身份建构——“圈地”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评介》2018年第13期。
52.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
53. 济贫与慈善: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新济贫法》批评,《外国语文研究》,2020年第6期。
54. 《最黑暗的伦敦》中的救世军书写,《英语广场》,2021年第4期。
55. 《巴巴拉少校》中的女性慈善思想研究,《芒种》,2022年第10期。
56. 从存在主义角度浅析《雾都孤儿》中的人物魅力,《芒种》,2022年第11期。
56. 多萝西·华兹华斯诗文的济贫叙事,《英语广场》,2023年第2期。
57. 乔治·克莱布《村庄》和《市镇》中的圈地批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58.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卖妻”及其性政治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2023年第3期。
59. 浅析亨利·菲尔丁作品中的讽刺艺术,《英语广场》,2023年第25期。
60. 《哥本哈根》中的量子伦理,《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1期。
62.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济贫院书写,《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2期。
(2) 专著
1. 《莎士比亚:语言与艺术》,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
2. 《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 《跨文化语境中的中美戏剧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 《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5年
5. 《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3)教材
1. 《主题英语快速阅读》第三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训练》,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3.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3,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 《莎士比亚作品选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5.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6. 《大学学术英语》系列教材(共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
一、 主持科研项目
1、 “江苏省特色专业(英语)建设”苏教高[2003]62号(江苏省教育厅),2003-2005年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教高司函[2004]21号(国家教育部),2004-2005年
3、 “跨文化对话与融会:美国戏剧与中国”04WWB00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4-2006年
4、 “高校外语网络自主性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学会[2006]28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2008年
5、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作用研究”,2006-R-2875(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2009年
6、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代美国戏剧研究08WWB00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2013年
7、 主持“张謇与西方的跨文化研究”2013CNT0023,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2013-2014年
8、 主持“关联理论下信息技术与英语专业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与资源建设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3JSJG461),2013年--2014年
9、 主持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建设工作(教高函[2008]21号),2008年-
10、 主持全国教育规划课题“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GPA115014),2011年-2015年
11、 主持“中美语言学习平台比较研究”(D/2013/01/054),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年-2014年
12、 主持“高校英文写作中心建设及理论研究”(2015JSJG48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5年-2016年
13、 主持“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研究”(15BWW0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2018年,结论:良好。
14、 主持:“黑布林系列英语读物对中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2017JK12-L300),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17年-2021年
15、 主持“中美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模式建设对比研究”(D/2018/01/5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2022年
16、 主持:“基于iTEST3.0测试与训练系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20180208401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年-2022年
17、 Co-主持“新文科背景下的本科生英语学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JSJG660),2019年-2020年
18、 主持:“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济贫书写研究”,(19AWW006),国家社科基金项重点项目,2019年-2023年,结论:优秀。
一、 工作业绩
1、 1997年,被评为南通师专“十佳教师”。
2、 2002年,获南京大学第十一届“世川良一”奖学金一等奖。
3、 2003年,获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教育工会颁发的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奖。
4、 2003年,被选为南通市政协委员。
5、 2005年,被推荐为南通大学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
6、 2006年,专著《莎士比亚:语言与艺术》获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 2006年,被评选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8、 2007年,被评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9、 2007年,专著《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获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10、 2009年,专著《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获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1、 2009年,被评为南通大学师德标兵。
12、 2009年,被评为南通大学教学名师。
13、 2011年,《莎士比亚作品选读》获江苏省精品教材。
14、 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5、 2021年,《英美文学选读》获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
16、 2023年,专著《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一、 科研成果代表作
(1) 论文代表作
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饰法,《南通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2. 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南通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3. 英美“象形诗”的表意功能,《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4. 挖掘神奇的诗美──论西默斯·希尼的诗歌艺术,《南通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5. 《李尔王》中的“自然”,《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6. 文学与英语教学,《南通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7. 《麦克白》阴森恐怖的悲剧气氛,《南通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8. 安东尼“葬礼演说”的语用分析,《南通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 现代派文学的“世纪末”综合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0. 现代主义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5期
11. 《哈姆莱特》语言艺术,《江汉论坛》2001年第8期
12. 莎士比亚的现代主义解读,《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13. 《榆树下的欲望》和《欲望号街车》的比较研究,《戏剧文学》2002年第9期
14. 《推销员之死》在中国,《艺术百家》2003年第3期
15. 中心消解:一种对后现代主义的解析,《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第3期
16. 《毛猿》:“镜像”中的自我认同与异化,《戏剧文学》2003年第6期
17. “东方主义”的文化冲突与互释,《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8. 跨文化诗学研究与舞台表述:田纳西·威廉斯在中国,《戏剧》2004年第4期
19. 《欲望号街车》在中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0. 跨文化戏剧理论与实践,《四川戏剧》2005年第6期
21. 《小镇风情》的中国情结,《四川戏剧》2008年第4期
22. 当代英雄形象的大众叙事,《电影文学》2008年第18期
23. “网络自主学习+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调研,《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4. 网络课程建设:高校英语教师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4期
25. 当代中国话剧中的美国人形象,《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26. 宽容仁爱:《闯关东》的伦理价值体系,《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
27. 经典新解·热点聚焦·多维视角,《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28. 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3期
29. “后物质主义”的伦理困惑:马麦特《拜金一族》评析,《名作欣赏》,2013年第12期
30. 论约翰·古阿尔《蓝叶屋》的病态主题,《作家》,2013年第12期
31.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他者”视角:201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评述,《外国文学动态》,2014年第1期
32. 跨文化视角下的张謇与西方,科技纵览,2014年第9期
33. 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12期
34. 阿瑟•密勒戏剧的犹太写作,《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35. 圈地运动与哥尔德史密斯的《荒村》,《北方文学》2014年第12期
36. 乡村:圈地运动中英国农村的真实写照,《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期
37. 圈地运动与英国感伤主义诗歌,《安徽文学》2015年第2期
38. 18世纪圈地运动与英国诗歌的乡村写作,《文学教育》2015年第3期
39. 马格里斯戏剧的犹太族裔创伤与身份失落的历史写作,《南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40. 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化他性及其舞台表述,《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2期
41. 论威尔逊戏剧《篱笆》中的“内化歧视”,《大舞台》,2015年第4期
42. 跨文化视阈中的《茶馆》在西方,《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5期
43. 曹禺戏剧在西方的接受,《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5期
44. 《一路到底》中的历史、道德与权力,《电影文学》2015年第8期
45. Arthur Miller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Drama and Theater, Volume 27, Number 3 (Fall 2015), ISNN 2376-4236http://jadtjournal.org/2015/11/20/arthur-miller/
46. 颠覆“美国神话”:论《肯塔基组曲》中的暴力叙事,《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第3期。
47. 威廉斯短篇小说中边缘人的生活困境,《南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48. 夏洛特·史密斯作品的庄园悲情与圈地叙事,《外国语文》,2018年第1期。
49.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诗歌的圈地书写,《南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50.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第1期。
51. 主体的身份建构——“圈地”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评介》2018年第13期。
52.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
53. 济贫与慈善: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新济贫法》批评,《外国语文研究》,2020年第6期。
54. 《最黑暗的伦敦》中的救世军书写,《英语广场》,2021年第4期。
55. 《巴巴拉少校》中的女性慈善思想研究,《芒种》,2022年第10期。
56. 从存在主义角度浅析《雾都孤儿》中的人物魅力,《芒种》,2022年第11期。
56. 多萝西·华兹华斯诗文的济贫叙事,《英语广场》,2023年第2期。
57. 乔治·克莱布《村庄》和《市镇》中的圈地批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58.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卖妻”及其性政治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2023年第3期。
59. 浅析亨利·菲尔丁作品中的讽刺艺术,《英语广场》,2023年第25期。
60. 《哥本哈根》中的量子伦理,《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1期。
62.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济贫院书写,《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2期。
(2) 专著
1. 《莎士比亚:语言与艺术》,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
2. 《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 《跨文化语境中的中美戏剧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 《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5年
5. 《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3)教材
1. 《主题英语快速阅读》第三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训练》,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3.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3,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 《莎士比亚作品选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5.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6. 《大学学术英语》系列教材(共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
一、 主持科研项目
1、 “江苏省特色专业(英语)建设”苏教高[2003]62号(江苏省教育厅),2003-2005年
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教高司函[2004]21号(国家教育部),2004-2005年
3、 “跨文化对话与融会:美国戏剧与中国”04WWB00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4-2006年
4、 “高校外语网络自主性任务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学会[2006]28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2008年
5、 “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作用研究”,2006-R-2875(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2009年
6、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代美国戏剧研究08WWB001(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2013年
7、 主持“张謇与西方的跨文化研究”2013CNT0023,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2013-2014年
8、 主持“关联理论下信息技术与英语专业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与资源建设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3JSJG461),2013年--2014年
9、 主持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建设工作(教高函[2008]21号),2008年-
10、 主持全国教育规划课题“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GPA115014),2011年-2015年
11、 主持“中美语言学习平台比较研究”(D/2013/01/054),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年-2014年
12、 主持“高校英文写作中心建设及理论研究”(2015JSJG482),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15年-2016年
13、 主持“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研究”(15BWW0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2018年,结论:良好。
14、 主持:“黑布林系列英语读物对中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2017JK12-L300),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2017年-2021年
15、 主持“中美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模式建设对比研究”(D/2018/01/5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2022年
16、 主持:“基于iTEST3.0测试与训练系统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20180208401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年-2022年
17、 Co-主持“新文科背景下的本科生英语学术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JSJG660),2019年-2020年
18、 主持:“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济贫书写研究”,(19AWW006),国家社科基金项重点项目,2019年-2023年,结论:优秀。
一、 工作业绩
1、 1997年,被评为南通师专“十佳教师”。
2、 2002年,获南京大学第十一届“世川良一”奖学金一等奖。
3、 2003年,获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教育工会颁发的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奖。
4、 2003年,被选为南通市政协委员。
5、 2005年,被推荐为南通大学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
6、 2006年,专著《莎士比亚:语言与艺术》获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 2006年,被评选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8、 2007年,被评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9、 2007年,专著《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获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
10、 2009年,专著《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获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1、 2009年,被评为南通大学师德标兵。
12、 2009年,被评为南通大学教学名师。
13、 2011年,《莎士比亚作品选读》获江苏省精品教材。
14、 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5、 2021年,《英美文学选读》获江苏省重点教材立项。
16、 2023年,专著《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获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一、 科研成果代表作
(1) 论文代表作
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矛盾修饰法,《南通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2. 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南通师专学报》1993年第3期
3. 英美“象形诗”的表意功能,《南通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4. 挖掘神奇的诗美──论西默斯·希尼的诗歌艺术,《南通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5. 《李尔王》中的“自然”,《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6. 文学与英语教学,《南通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7. 《麦克白》阴森恐怖的悲剧气氛,《南通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8. 安东尼“葬礼演说”的语用分析,《南通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 现代派文学的“世纪末”综合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0. 现代主义的莎士比亚,《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5期
11. 《哈姆莱特》语言艺术,《江汉论坛》2001年第8期
12. 莎士比亚的现代主义解读,《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13. 《榆树下的欲望》和《欲望号街车》的比较研究,《戏剧文学》2002年第9期
14. 《推销员之死》在中国,《艺术百家》2003年第3期
15. 中心消解:一种对后现代主义的解析,《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第3期
16. 《毛猿》:“镜像”中的自我认同与异化,《戏剧文学》2003年第6期
17. “东方主义”的文化冲突与互释,《南通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8. 跨文化诗学研究与舞台表述:田纳西·威廉斯在中国,《戏剧》2004年第4期
19. 《欲望号街车》在中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0. 跨文化戏剧理论与实践,《四川戏剧》2005年第6期
21. 《小镇风情》的中国情结,《四川戏剧》2008年第4期
22. 当代英雄形象的大众叙事,《电影文学》2008年第18期
23. “网络自主学习+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调研,《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4. 网络课程建设:高校英语教师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4期
25. 当代中国话剧中的美国人形象,《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
26. 宽容仁爱:《闯关东》的伦理价值体系,《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
27. 经典新解·热点聚焦·多维视角,《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1期
28. 反向歧视:大卫·马麦特《奥利安娜》和《种族》评析,《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3期
29. “后物质主义”的伦理困惑:马麦特《拜金一族》评析,《名作欣赏》,2013年第12期
30. 论约翰·古阿尔《蓝叶屋》的病态主题,《作家》,2013年第12期
31.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他者”视角:201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评述,《外国文学动态》,2014年第1期
32. 跨文化视角下的张謇与西方,科技纵览,2014年第9期
33. 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第12期
34. 阿瑟•密勒戏剧的犹太写作,《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
35. 圈地运动与哥尔德史密斯的《荒村》,《北方文学》2014年第12期
36. 乡村:圈地运动中英国农村的真实写照,《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期
37. 圈地运动与英国感伤主义诗歌,《安徽文学》2015年第2期
38. 18世纪圈地运动与英国诗歌的乡村写作,《文学教育》2015年第3期
39. 马格里斯戏剧的犹太族裔创伤与身份失落的历史写作,《南通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40. 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化他性及其舞台表述,《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2期
41. 论威尔逊戏剧《篱笆》中的“内化歧视”,《大舞台》,2015年第4期
42. 跨文化视阈中的《茶馆》在西方,《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第5期
43. 曹禺戏剧在西方的接受,《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5期
44. 《一路到底》中的历史、道德与权力,《电影文学》2015年第8期
45. Arthur Miller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Drama and Theater, Volume 27, Number 3 (Fall 2015), ISNN 2376-4236http://jadtjournal.org/2015/11/20/arthur-miller/
46. 颠覆“美国神话”:论《肯塔基组曲》中的暴力叙事,《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第3期。
47. 威廉斯短篇小说中边缘人的生活困境,《南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48. 夏洛特·史密斯作品的庄园悲情与圈地叙事,《外国语文》,2018年第1期。
49.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诗歌的圈地书写,《南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50.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第1期。
51. 主体的身份建构——“圈地”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电影评介》2018年第13期。
52. 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圈地叙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第2期。
53. 济贫与慈善:狄更斯《雾都孤儿》中的《新济贫法》批评,《外国语文研究》,2020年第6期。
54. 《最黑暗的伦敦》中的救世军书写,《英语广场》,2021年第4期。
55. 《巴巴拉少校》中的女性慈善思想研究,《芒种》,2022年第10期。
56. 从存在主义角度浅析《雾都孤儿》中的人物魅力,《芒种》,2022年第11期。
56. 多萝西·华兹华斯诗文的济贫叙事,《英语广场》,2023年第2期。
57. 乔治·克莱布《村庄》和《市镇》中的圈地批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58. 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卖妻”及其性政治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2023年第3期。
59. 浅析亨利·菲尔丁作品中的讽刺艺术,《英语广场》,2023年第25期。
60. 《哥本哈根》中的量子伦理,《当代外国文学》,2024年第1期。
62.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济贫院书写,《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2期。
(2) 专著
1. 《莎士比亚:语言与艺术》,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
2. 《跨文化对话与融会:当代美国戏剧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 《跨文化语境中的中美戏剧比较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 《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5年
5. 《圈地运动与英国文学的乡村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3)教材
1. 《主题英语快速阅读》第三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题训练》,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3. 《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3,副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4. 《莎士比亚作品选读》,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5. 《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第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
6. 《大学学术英语》系列教材(共四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
1980-1984年扬州大学(原扬州师院)英语专业,学士学位
2001-2004年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所任课程:
英美文学选读
英语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