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院
通讯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
个人邮箱:Lifengsl@126.com
邮政编码:212100
办公地点:电子信息学院
传真:
李锋,男,副教授,理学博士。现从事视觉测量与光电传感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或参与各类专项基金4项,校科研基金1项,主持并完成各级教学教改项目7项。获科学技术奖2项,发明专利15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视觉测量与光电传感,光电信息处理。
近年来参与或主持的科研与教学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7074),基于混杂Petri网的微电网需求侧能量管理在线优化方法研究(2/5)
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466),基于混杂Petri网的微网用户侧能量优化管理方法研究(2/5)
3、2014年校研究生教改课题: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研究(1/10)
4、2014年学校高教研究课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8)
5、2013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课程项目--数字电子技术(1/7)
6、苏州理工学院2014年度教改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1/7)
7、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5课题:MOOC环境下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1/8)
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课题: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激励机制研究(1/6)。
3.高反光物体三维面型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202010876920.5]
4.一种线结构光光条中心线提取方法[202010959744.1]
5.一种基于结构光的三维重建方法[2020113347010]
6.一种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果品种识别方法[202011327435.9]
7.一种复杂环境下线结构光中心线提取方法[2020113344493]
8.一种类镜面小型工件表面平整度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201310222199.8]
9.一种滚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201910733064.5]
10.一种振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201910733104.6]
11.一种工件毛刺去除装置[202010036215.4]
1、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侧面泵浦的全固态脉冲绿光激光器(
2、2015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协同创新背景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8)
3、2014年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立足应用,强化特色,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10)
4、2014年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五位一体”的信息控制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建设(3/10)
5、2015-2016学年教学优秀奖。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三十余篇:
[1]李锋,邱陈辉,徐祖强. 基于改进DLMS算法的自适应FIR滤波器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03:895-899. |
[2]李锋,杨延强.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J]. 现代电子技术,2013,02:62-64+70. |
[3]李锋,李小彪. 基于ARM11的全方位移动图像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液晶与显示,2013,06:883-888. |
[4]李锋,阚建霞. 基于Sobel算子的图像快速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J]. 计算机科学,2015,S1:209-210+220. |
[5]郭小芳,李锋,刘庆华. 一种有效的多元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算法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56-59+73. |
[6]李锋,刘芬,王宝忠. 基于模糊PI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J]. 电子设计工程,2015,08:114-117+121. |
[7]李锋,刘建涛,蔡佳佳. 基于结构光方法的类镜面物体的面形测量[J]. 电子器件,2014,05:882-886. |
[8]李锋,田雨波.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5:99-100. |
[9]李锋,陈迅,张尤赛.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04:39-40+61. |
[10]李锋,田雨波. 船舶特色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与专业建设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2014,02:102-105. |
[11]李锋,冯英霞. 基于FDTD的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3,06:871-874. |
[12]李锋,冯英霞. 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 信息技术,2013,05:87-90. |
[13]邱陈辉,李锋,徐祖强. 基于FPGA和符号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07:2371-2374+2457. |
[14]李锋,邱陈辉,徐祖强. 基于特殊DA方案的DLMS自适应滤波器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14,03:35-37+40. |
[15]李锋. 大类模式电气信息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电子教育,2013,01:33-36. |
[16]郭小芳,李锋,宋晓宁,刘庆华. 基于加权Euclid范数的MTS异常检测[J]. 计算机科学,2014,05:263-265+295. |
[17]李锋,晋春. 创新思维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6:82-83. |
[18]施天敏,李锋,徐鸣华. 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投影仪标定方法[J]. 电子设计工程,2016,01:12-15. |
[19]徐鸣华,施天敏,王颖,李锋. 结构光测量系统的投影仪标定方法研究[J]. 测控技术,2016,01:127-130. |
[20]晋春,张佳,李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1:51-52. |
[21]邱陈辉,李锋,徐祖强. 基于FPGA和符号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设计[J]. 电子器件,2014,05:904-907. |
[22]晋春,李效龙,王欣,李锋,王宝忠. 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第二课堂科技活动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5,11:148-149. |
近年来参与或主持的科研与教学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7074),基于混杂Petri网的微电网需求侧能量管理在线优化方法研究(2/5)
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466),基于混杂Petri网的微网用户侧能量优化管理方法研究(2/5)
3、2014年校研究生教改课题: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研究(1/10)
4、2014年学校高教研究课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8)
5、2013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课程项目--数字电子技术(1/7)
6、苏州理工学院2014年度教改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1/7)
7、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5课题:MOOC环境下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1/8)
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课题: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激励机制研究(1/6)。
3.高反光物体三维面型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202010876920.5]
4.一种线结构光光条中心线提取方法[202010959744.1]
5.一种基于结构光的三维重建方法[2020113347010]
6.一种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果品种识别方法[202011327435.9]
7.一种复杂环境下线结构光中心线提取方法[2020113344493]
8.一种类镜面小型工件表面平整度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201310222199.8]
9.一种滚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201910733064.5]
10.一种振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201910733104.6]
11.一种工件毛刺去除装置[202010036215.4]
1、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侧面泵浦的全固态脉冲绿光激光器(
2、2015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协同创新背景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8)
3、2014年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立足应用,强化特色,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10)
4、2014年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五位一体”的信息控制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建设(3/10)
5、2015-2016学年教学优秀奖。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三十余篇:
[1]李锋,邱陈辉,徐祖强. 基于改进DLMS算法的自适应FIR滤波器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03:895-899. |
[2]李锋,杨延强.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J]. 现代电子技术,2013,02:62-64+70. |
[3]李锋,李小彪. 基于ARM11的全方位移动图像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液晶与显示,2013,06:883-888. |
[4]李锋,阚建霞. 基于Sobel算子的图像快速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J]. 计算机科学,2015,S1:209-210+220. |
[5]郭小芳,李锋,刘庆华. 一种有效的多元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算法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56-59+73. |
[6]李锋,刘芬,王宝忠. 基于模糊PI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J]. 电子设计工程,2015,08:114-117+121. |
[7]李锋,刘建涛,蔡佳佳. 基于结构光方法的类镜面物体的面形测量[J]. 电子器件,2014,05:882-886. |
[8]李锋,田雨波.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5:99-100. |
[9]李锋,陈迅,张尤赛.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04:39-40+61. |
[10]李锋,田雨波. 船舶特色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与专业建设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2014,02:102-105. |
[11]李锋,冯英霞. 基于FDTD的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3,06:871-874. |
[12]李锋,冯英霞. 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 信息技术,2013,05:87-90. |
[13]邱陈辉,李锋,徐祖强. 基于FPGA和符号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07:2371-2374+2457. |
[14]李锋,邱陈辉,徐祖强. 基于特殊DA方案的DLMS自适应滤波器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14,03:35-37+40. |
[15]李锋. 大类模式电气信息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电子教育,2013,01:33-36. |
[16]郭小芳,李锋,宋晓宁,刘庆华. 基于加权Euclid范数的MTS异常检测[J]. 计算机科学,2014,05:263-265+295. |
[17]李锋,晋春. 创新思维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6:82-83. |
[18]施天敏,李锋,徐鸣华. 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投影仪标定方法[J]. 电子设计工程,2016,01:12-15. |
[19]徐鸣华,施天敏,王颖,李锋. 结构光测量系统的投影仪标定方法研究[J]. 测控技术,2016,01:127-130. |
[20]晋春,张佳,李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1:51-52. |
[21]邱陈辉,李锋,徐祖强. 基于FPGA和符号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设计[J]. 电子器件,2014,05:904-907. |
[22]晋春,李效龙,王欣,李锋,王宝忠. 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第二课堂科技活动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5,11:148-149. |
近年来参与或主持的科研与教学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7074),基于混杂Petri网的微电网需求侧能量管理在线优化方法研究(2/5)
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466),基于混杂Petri网的微网用户侧能量优化管理方法研究(2/5)
3、2014年校研究生教改课题: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研究(1/10)
4、2014年学校高教研究课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8)
5、2013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课程项目--数字电子技术(1/7)
6、苏州理工学院2014年度教改课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1/7)
7、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5课题:MOOC环境下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1/8)
8、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3课题:面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激励机制研究(1/6)。
3.高反光物体三维面型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202010876920.5]
4.一种线结构光光条中心线提取方法[202010959744.1]
5.一种基于结构光的三维重建方法[2020113347010]
6.一种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果品种识别方法[202011327435.9]
7.一种复杂环境下线结构光中心线提取方法[2020113344493]
8.一种类镜面小型工件表面平整度自动检测装置及其方法[201310222199.8]
9.一种滚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201910733064.5]
10.一种振动去毛刺设备及其去毛刺方法[201910733104.6]
11.一种工件毛刺去除装置[202010036215.4]
1、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侧面泵浦的全固态脉冲绿光激光器(
2、2015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协同创新背景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8)
3、2014年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立足应用,强化特色,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10)
4、2014年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五位一体”的信息控制实践教学生态系统建设(3/10)
5、2015-2016学年教学优秀奖。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三十余篇:
[1]李锋,邱陈辉,徐祖强. 基于改进DLMS算法的自适应FIR滤波器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03:895-899. |
[2]李锋,杨延强. 基于嵌入式Linux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J]. 现代电子技术,2013,02:62-64+70. |
[3]李锋,李小彪. 基于ARM11的全方位移动图像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液晶与显示,2013,06:883-888. |
[4]李锋,阚建霞. 基于Sobel算子的图像快速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J]. 计算机科学,2015,S1:209-210+220. |
[5]郭小芳,李锋,刘庆华. 一种有效的多元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算法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56-59+73. |
[6]李锋,刘芬,王宝忠. 基于模糊PI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J]. 电子设计工程,2015,08:114-117+121. |
[7]李锋,刘建涛,蔡佳佳. 基于结构光方法的类镜面物体的面形测量[J]. 电子器件,2014,05:882-886. |
[8]李锋,田雨波.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3,25:99-100. |
[9]李锋,陈迅,张尤赛.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04:39-40+61. |
[10]李锋,田雨波. 船舶特色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与专业建设探索[J]. 煤炭高等教育,2014,02:102-105. |
[11]李锋,冯英霞. 基于FDTD的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3,06:871-874. |
[12]李锋,冯英霞. 表面等离子体慢光波导传输特性分析[J]. 信息技术,2013,05:87-90. |
[13]邱陈辉,李锋,徐祖强. 基于FPGA和符号LMS算法的自适应均衡器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07:2371-2374+2457. |
[14]李锋,邱陈辉,徐祖强. 基于特殊DA方案的DLMS自适应滤波器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14,03:35-37+40. |
[15]李锋. 大类模式电气信息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电子教育,2013,01:33-36. |
[16]郭小芳,李锋,宋晓宁,刘庆华. 基于加权Euclid范数的MTS异常检测[J]. 计算机科学,2014,05:263-265+295. |
[17]李锋,晋春. 创新思维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6:82-83. |
[18]施天敏,李锋,徐鸣华. 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投影仪标定方法[J]. 电子设计工程,2016,01:12-15. |
[19]徐鸣华,施天敏,王颖,李锋. 结构光测量系统的投影仪标定方法研究[J]. 测控技术,2016,01:127-130. |
[20]晋春,张佳,李锋.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01:51-52. |
[21]邱陈辉,李锋,徐祖强. 基于FPGA和符号LMS算法的自适应滤波器设计[J]. 电子器件,2014,05:904-907. |
[22]晋春,李效龙,王欣,李锋,王宝忠. 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第二课堂科技活动探索与实践[J]. 大学教育,2015,11:148-149. |
硕士:理论物理专业,2003;
博士:光学专业,2007.
承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数字电子技术》、《专业导论》等课程,留学生《Digital Electronics》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承担电子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工程等研究生专业学位课《随机信号分析》、《现代信号处理》、《学术与职业素养》、留学生《Random Signal Analysis》、电子与通信工程在职工程硕士《光波导理论》等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