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吴庆 教授

海洋装备研究院

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

个人邮箱:wq711227@163.com

邮政编码:212100

办公地点:船海土木楼

传真:

  • 个人简介

  • 科研团队

  • 获奖动态

  • 教学随笔

  • 教育经历

  • 课程教学

  • 论文著作

  • 科研论文

  • 科研横向项目

  • 科研纵向项目

  • 科研专利

  • 科研动物专利

  • 吴 庆,男,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江苏省海洋学会理事,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编委,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近10项,横向服务近30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近10件,获批江苏省省级工法1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10余项。


    • 科研团队

      混凝土结构科研团队

      团队现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建筑工业化和组合结构技术等。近五年来,团队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承担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累计金额500多万。获省部级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批江苏省省级工法1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20余项。

      江苏科技大学BIM技术应用团队简介及成果介绍

      一、江苏科技大学BIM技术应用团队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BIM技术应用团队主要致力于BIM技术综合应用以及3D交互技术研发,团队现有成员2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1名,中级职称2人,研究生19人。15人取得一级BIM 建模师资格,2人取得二级BIM 高级建模师资格。团队完成了多项关于BIM的纵向研究课题,并承担了10余项BIM技术横向服务项目,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企业完成了1项工法和4项专利的申报,并顺利授权。

      目前主要项目业务范围包括BIM技术综合应用、3D施工动画制作、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开发、3D效果互动体验等。

      、团队优势

      1专业知识扎实、项目经验丰富。团队成员均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其中3人本科期间的专业为道路桥梁方向,熟悉道路桥梁的相关施工工艺,能确保在后期动画制作过程中无障碍、高效地进行沟通;团队已有类似案例制作经验,能快速着手项目的制作任务。

      2团队分工明确、确保准时交工。团队由建模组、动画组、程序研发组组成,分工明确,着手项目任务后,可高效开展各自模块的任务,确保准时、保质提交成果。

      3建模人员均持有专业建模师证书,能确保模型精度;同时团队拥有微型工作站为主的高配置电脑设备,能提供更优质的渲染服务,确保后期施工动画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

      4我们重在通过项目实践历练团队成员的软件应用能力,加强成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实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我们对每一个项目抱以高度的责任心,以客户的高要求作为提升自身实力的动力,力求把项目做精做好,相对于其他承接多个项目的公司来说,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项目的制作中。

      、已承担的BIM项目

      1.镇江市某小学装配式综合教学楼BIM设计

      本项目工作内容:(1)建立小学Revit BIM模型(Revit2017);(2)做两块带有钢筋的预制楼板(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件指矩形构件,非标准为带切角的楼板)、两块带有钢筋的预制外墙模型,其余部分按图纸建模3)通过Navisworks进行虚拟施工(突出预制构件,即预制楼板、外墙、楼梯)。

      2.基于BIM的中交二航第三分公司广东佛山地铁莲塘站车站及区间项目

      本项目工作内容:(1)建立莲塘车站主体结构、围护结构的土建及钢筋模型,依据施工工艺制作地连墙、支撑架设及土方开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动画,并输出混凝土钢筋、模板以及脚手架的工程量清单,用于现场施工技术交底,指导施工;(2)建立站前和站后明挖区域主体结构以及风亭等附属结构的模型;(3)复核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的图纸,在施工前发现图纸中的错误和疏漏,做到技术先行,对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4)建立莲绿区间的盾构以及该区间内建筑锚索、联络通道的模型,并根据已有数据将盾构中轴线与桥、桩的距离关系表示出来;(5)实现盾构过程中刀盘处和盾构后方100米地表沉降、隆起与设计要求的动态对比。

      3.基于BIM的安装专业某核电站T4UKT项目深化设计

      本项目为某核电基地放射性废物处理中心和废液管沟安装工程,迷宫式房间多,管道复杂,利用厂房坐标定位三维有困难。因设计院仅给出管道系统系统图、管道平面布置图,需施工单位根据《Q-CNPE.J105.6-2010 核电站标准支吊架手册》二次设计支吊架,并绘制支吊架位置图、管道轴测图、管道材料清单、支吊架材料清单。

      4. BIM技术在扎鲁特换流站调相机安装及厂房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主要利用BIM技术对扎鲁特换流站调相机附属机械进行安装和主要管线的建模,根据本项目的电气、化水管道、机务、暖通、热控、水工自动化专业施工图纸(DWG格式),建立Revit模型。模型须达到能够配合动画输出,能够指导现场施工的精度。依据模型生成项目所有工程量数据,并保证碰撞检查之后的模型的可靠性。

      5.某粮仓滑模施工动画模拟(该类工程项目有5个,这里仅列其中一个)

      本标段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15φ30m×24.5m浅圆仓、4座框架剪力墙结构提升塔(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十二座钢桁架栈桥及室外道路等。

      6.某企业工程项目清单

      将湄洲湾、板集、九江等多个工程的清单项目合并重组,形成建筑、安装统一的清单项目表;将各个工程的清单项目单价依次填入,包括甲供材料的备注。对整理完毕的价格库进行偏差分析,进行平均取值,为之后的分包价提供指导作用。

      7.某***组汽机房钢筋翻样

      本项目利用鲁班下料软件依据图纸和11G101图集规范建立钢筋工程的BIM三维模型,输出钢筋明细表,即施工现场所用的下料单。将该输出的下料单与手工翻样结果进行对比,找出误差及其原因,并通过修改参数缩小误差,使软件翻样结果与实际翻样结果更加吻合,为后期钢筋工程做好技术铺垫。

      8. ***BIM设计

      本项目按照围岩级别标准化建模,建立能够真实直观展示该高速公路标段  中台田隧道的三维模型;并基于BIM技术复核设计图纸,做到技术先行,在施工前发现图纸中的错误和疏漏,利用BIM技术指导现场施工;总结BIM对隧道项目的建设的作用及指导性,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质量控制、项目安全交底、隧道虚拟漫游、实测实量数据的采集,以***工程为研究背景,开展关于隧道土体沉降方面的延续性课题。并提供BIM软件培训服务,培养12人熟练运用乙方指定的BIM软件。

      9. BIM技术在***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三维场地布置,直观展示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以及施工设备的布置情况;建立***BIM模型,包括土建、钢结构工程;利用BIM技术进行厂房施工进度模拟,直观展示厂房各部位的施工顺序;并利用BIM技术对厂房埋件、门窗等进行数量统计;最后利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详细展示厂房设备安装、钢结构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艺流程。

      10. ***三家船厂的BIM技术服务

      本项目主要利用BIM技术完成的***的BIM信息模型同时分专业按类别建立设备及构件末端零件数据族库;根据图纸建立模型,搭建总图、工艺、设备、建筑、结构、动力、环保、机电、室外管网综合及景观设计、水工工艺及水工结构BIM模型最后再基于BIM技术解决管线碰撞问题。

      、进行的BIM研究课题

      1.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针对新城香悦澜山22#楼开展)

      1.1预制装配式住宅BIM应用平台的创建和应用

      1.2预制模块与现浇部分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1.3基于BIM技术的预制模块部分与传统现浇部分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2.型钢混凝土桁架复杂节点基于BIM的深化设计及可行性研究(针对三亚某超星级酒店包括一座超高层酒店塔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开展)

      2.1探索利用BIM技术对实际工程项目桁架节点进行模型建立与深化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2.2利用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深化后的节点方案做受力验算,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2.3通过对比传统方式,考虑材料使用、减少返工等因素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BIM技术的优势。

      3.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针对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开展)

      3.1利用BIM技术结合Ecotect进行绿色建筑优化分析,对建筑环境性能,包括日照,遮挡等进行模拟,对能耗进行分析,达到绿色建筑节能的标准;

      3.2在三维模型中加入时间、成本维度,形成 5D 模型进行虚拟施工。Navisworks软件模拟光导管和幕墙等复杂工艺的安装,协助施工。对已建立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避免设计错误导致的无谓的返工和损失,达到绿色建筑节材的要求。

      3.3基于BIM竣工模型制定绿色运营计划;

      3.4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自动统计功能,对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将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进行经济对比,分析绿色建筑的优点。

      4.BIM技术在钢结构桥梁精细化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4.1以某市新区独塔斜拉桥为对象,完成该桥梁的精细化设计;

      4.2针对纵坡不为0的钢结构桥梁精细化建模;

      4.3结合某钢结构桥梁实际项目,从设计阶段引入BIM技术,实现计算模型和建筑模型数据共享,完成工程量的自动统计和碰撞检查技术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

      5. BIM技术在交叠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应用及地表沉降研究

      5.1交叠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因素分析

      5.2基于BIM的地表沉降监测方案及试验段监测结果分析

      5.3试验段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5.4隧道交叠处的地表沉降预测及加固方案研究

      6.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的应用研究()

      6.1利用dynamo可视化编程程序,绘制幕墙并进行幕墙编号;

      6.2将绘制好的建筑模型利用ecotect软件进行节能分析以及能耗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6.3通过YJK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并将结构分析模型导入至revit软件中进行施工图出图;

      6.4对装配式结构分析模型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并施工图出图。

      7. 云平台下BIM-5D在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

      7.1 隧道施工安全信息管理方案的确定。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引入BIM技术结合隧道施工管理的概念,构建云平台下基于BIM-5D在隧道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的方案。

      7.2 隧道施工云平台信息管理的研究。分析云平台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适用性,根据施工进度与质量要求,提出云平台进度管理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7.3 基于云平台BIM-5D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根据云平台信息储存空间,研究BIM-5D在施工质量管理模块的功能运用,并测试现场信息反馈与进度控制功能,构建云平台下BIN-5D在质量安全管理的系统。

      7.4结合莆炎高速台田隧道的工程案例,研究云平台信息系统在项目中数据连接功能,与BIM-5D结合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同时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

      8. 基于BIM技术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应用研究

      8.1 研究 BIM 技术工协同工作的理念,探索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平台基本要求。

      8.2 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数据组织架构研究,分析协同工作平台构建的基本要素,界定不同阶段各参与方权责,实现组织之间的信息高效转换;保障实时工程信息的发送、传递和储存。

      8.3 分析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的流程,探索协同工作交集点(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图的深化设计)的技术与管理方法研究。

      8.4 以设计流程和施工流程为导向,找到他们的关键路径和交集面,运用BIM技术和项目管理方法予以突破。

      8.5 研究项目以结构专业某一特定点为对象进行编码技术研究,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9. BIM技术在***中的应用研究

      9.1 以***项目为例,完成该***的参数化设计;

      9.2 探索BIM技术在结构计算、异形混凝土精确算量中的应用;

      9.3 建立全专业(结构,机电)模型并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点,形成优化调整方案,将参数化模型进行优化;

      9.4 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研究,搭建Revit***BIM系统,设计系统架构,开发自动出图应用模块。





    • 专利成果

      历年专利

      (发明+实用新型

      专利类型

      专利人

      专利名称

      专利号

      授权时间

      实用新型专利

      吴庆,王波,倪源,王静

      一种高抗震钢筋混凝土柱

      CN204326371U

      2015.05.13

      吴庆,温小非

      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混合机

      CN204935903U

      2016.01.06

      戴伟,吴庆,施云

      无粘结高强钢筋混凝土柱

      CN204960137U

      2016.01.13

      吴庆张敏特周新程

      一种潜流式人工湿地拔风管

      CN205187990U

      2016.04.27

      吴庆施云 李宝成戴伟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竖向构件加载装置

      CN205228930U

      2016.05.11

      吴庆王幸来高峰于长娟杨波

      一种封闭式分布的工字型钢柱群临时定位

      装置

      CN206128646U

      2017.04.26

      吴庆胡杰刘增炜朱袁洁吴晓涛

      刷壁装置

      CN208786984U

      2019.04.26

      吴庆蔡红明宋树贵何柯毅黄献文

      一种C60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834 A

        

      发明专利




      吴庆谢贺徐业辉李宝成张晨晨

      一种织物增强混凝土叠合梁的制作方法

      CN106401065 A

        




      徐俊,蔡成功,万连建,吴庆,彭琛,周昊,曹石,赵威,韩文娟

      测定持续拉压作用下不同饱和度混凝土中氧气扩散系数的装置

      CN111504876 A

      2020.08.07

      吴庆,王蔚,张伟

      一种真空跳压套筒灌浆饱和度优化装置

      CN112412039 A

      2021.02.26

      吴庆,张成帅,黄献文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流动化土管道抗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14945 A

      2021.05.18


    • 科研项目

      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分类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时间

      成果

      本科生创新计划

      金有余

      基于硫酸盐和氯盐侵蚀的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

      2011.3-2011.12


      高翔

      基于机制砂的混凝土性能及经济性研究

      2015.3-2015.12


      张敏特

      水泥品种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2016.4-2017.4


      张敏特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2017.5-2018.3


      王蔚

      海工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实验研究

      2018.5-2019.1


      研究生创新计划

      陈晓健

      风暴潮作用下在役海洋导管架平台疲劳可靠度研究

      2012

      三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硕士论文

      谢贺

      TRC-Sip-F及其现浇混凝土叠合梁的耐久性研究

      2015

      两篇核心期刊论文、一项专利、一篇硕士论文




      陈伟

      配筋齿槽对装配式剪力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2019

      两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硕士论文

      史文浩

      珊瑚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2019

      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硕士论文

      彭琛

      考虑动态裂缝自愈合的多物理场耦合氯离子扩散研究

      2020

      两篇SCI期刊论文、一篇EI会议论文

      马弘历

      高性能磷酸盐陶瓷防腐涂料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2020

      成果尚未产出

      蔡成功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中氧气扩散研究

      2020

      成果尚未产出

      周昊

      表面涂层-钢筋阻锈剂协同防护作用下服役寿命评估方法

      2020

      成果尚未产出



      横向项目近30项。





  • 。。。


  • 主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概论”“工程结构”等本科生课程;

    主讲“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研究生课程。


    • 科研团队

      混凝土结构科研团队

      团队现有骨干成员8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4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建筑工业化和组合结构技术等。近五年来,团队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承担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累计金额500多万。获省部级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获批江苏省省级工法1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奖20余项。

      江苏科技大学BIM技术应用团队简介及成果介绍

      一、江苏科技大学BIM技术应用团队简介

          江苏科技大学BIM技术应用团队主要致力于BIM技术综合应用以及3D交互技术研发,团队现有成员2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1名,中级职称2人,研究生19人。15人取得一级BIM 建模师资格,2人取得二级BIM 高级建模师资格。团队完成了多项关于BIM的纵向研究课题,并承担了10余项BIM技术横向服务项目,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企业完成了1项工法和4项专利的申报,并顺利授权。

      目前主要项目业务范围包括BIM技术综合应用、3D施工动画制作、虚拟现实应用技术开发、3D效果互动体验等。

      、团队优势

      1专业知识扎实、项目经验丰富。团队成员均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其中3人本科期间的专业为道路桥梁方向,熟悉道路桥梁的相关施工工艺,能确保在后期动画制作过程中无障碍、高效地进行沟通;团队已有类似案例制作经验,能快速着手项目的制作任务。

      2团队分工明确、确保准时交工。团队由建模组、动画组、程序研发组组成,分工明确,着手项目任务后,可高效开展各自模块的任务,确保准时、保质提交成果。

      3建模人员均持有专业建模师证书,能确保模型精度;同时团队拥有微型工作站为主的高配置电脑设备,能提供更优质的渲染服务,确保后期施工动画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

      4我们重在通过项目实践历练团队成员的软件应用能力,加强成员的专业知识素养,提升团队成员的综合实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我们对每一个项目抱以高度的责任心,以客户的高要求作为提升自身实力的动力,力求把项目做精做好,相对于其他承接多个项目的公司来说,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项目的制作中。

      、已承担的BIM项目

      1.镇江市某小学装配式综合教学楼BIM设计

      本项目工作内容:(1)建立小学Revit BIM模型(Revit2017);(2)做两块带有钢筋的预制楼板(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件指矩形构件,非标准为带切角的楼板)、两块带有钢筋的预制外墙模型,其余部分按图纸建模3)通过Navisworks进行虚拟施工(突出预制构件,即预制楼板、外墙、楼梯)。

      2.基于BIM的中交二航第三分公司广东佛山地铁莲塘站车站及区间项目

      本项目工作内容:(1)建立莲塘车站主体结构、围护结构的土建及钢筋模型,依据施工工艺制作地连墙、支撑架设及土方开挖、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动画,并输出混凝土钢筋、模板以及脚手架的工程量清单,用于现场施工技术交底,指导施工;(2)建立站前和站后明挖区域主体结构以及风亭等附属结构的模型;(3)复核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的图纸,在施工前发现图纸中的错误和疏漏,做到技术先行,对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4)建立莲绿区间的盾构以及该区间内建筑锚索、联络通道的模型,并根据已有数据将盾构中轴线与桥、桩的距离关系表示出来;(5)实现盾构过程中刀盘处和盾构后方100米地表沉降、隆起与设计要求的动态对比。

      3.基于BIM的安装专业某核电站T4UKT项目深化设计

      本项目为某核电基地放射性废物处理中心和废液管沟安装工程,迷宫式房间多,管道复杂,利用厂房坐标定位三维有困难。因设计院仅给出管道系统系统图、管道平面布置图,需施工单位根据《Q-CNPE.J105.6-2010 核电站标准支吊架手册》二次设计支吊架,并绘制支吊架位置图、管道轴测图、管道材料清单、支吊架材料清单。

      4. BIM技术在扎鲁特换流站调相机安装及厂房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主要利用BIM技术对扎鲁特换流站调相机附属机械进行安装和主要管线的建模,根据本项目的电气、化水管道、机务、暖通、热控、水工自动化专业施工图纸(DWG格式),建立Revit模型。模型须达到能够配合动画输出,能够指导现场施工的精度。依据模型生成项目所有工程量数据,并保证碰撞检查之后的模型的可靠性。

      5.某粮仓滑模施工动画模拟(该类工程项目有5个,这里仅列其中一个)

      本标段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15φ30m×24.5m浅圆仓、4座框架剪力墙结构提升塔(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十二座钢桁架栈桥及室外道路等。

      6.某企业工程项目清单

      将湄洲湾、板集、九江等多个工程的清单项目合并重组,形成建筑、安装统一的清单项目表;将各个工程的清单项目单价依次填入,包括甲供材料的备注。对整理完毕的价格库进行偏差分析,进行平均取值,为之后的分包价提供指导作用。

      7.某***组汽机房钢筋翻样

      本项目利用鲁班下料软件依据图纸和11G101图集规范建立钢筋工程的BIM三维模型,输出钢筋明细表,即施工现场所用的下料单。将该输出的下料单与手工翻样结果进行对比,找出误差及其原因,并通过修改参数缩小误差,使软件翻样结果与实际翻样结果更加吻合,为后期钢筋工程做好技术铺垫。

      8. ***BIM设计

      本项目按照围岩级别标准化建模,建立能够真实直观展示该高速公路标段  中台田隧道的三维模型;并基于BIM技术复核设计图纸,做到技术先行,在施工前发现图纸中的错误和疏漏,利用BIM技术指导现场施工;总结BIM对隧道项目的建设的作用及指导性,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BIM技术的进度质量控制、项目安全交底、隧道虚拟漫游、实测实量数据的采集,以***工程为研究背景,开展关于隧道土体沉降方面的延续性课题。并提供BIM软件培训服务,培养12人熟练运用乙方指定的BIM软件。

      9. BIM技术在***中的应用研究

      本项目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三维场地布置,直观展示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以及施工设备的布置情况;建立***BIM模型,包括土建、钢结构工程;利用BIM技术进行厂房施工进度模拟,直观展示厂房各部位的施工顺序;并利用BIM技术对厂房埋件、门窗等进行数量统计;最后利用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详细展示厂房设备安装、钢结构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艺流程。

      10. ***三家船厂的BIM技术服务

      本项目主要利用BIM技术完成的***的BIM信息模型同时分专业按类别建立设备及构件末端零件数据族库;根据图纸建立模型,搭建总图、工艺、设备、建筑、结构、动力、环保、机电、室外管网综合及景观设计、水工工艺及水工结构BIM模型最后再基于BIM技术解决管线碰撞问题。

      、进行的BIM研究课题

      1.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针对新城香悦澜山22#楼开展)

      1.1预制装配式住宅BIM应用平台的创建和应用

      1.2预制模块与现浇部分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分析

      1.3基于BIM技术的预制模块部分与传统现浇部分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2.型钢混凝土桁架复杂节点基于BIM的深化设计及可行性研究(针对三亚某超星级酒店包括一座超高层酒店塔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开展)

      2.1探索利用BIM技术对实际工程项目桁架节点进行模型建立与深化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2.2利用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深化后的节点方案做受力验算,验证方案的正确性;

      2.3通过对比传统方式,考虑材料使用、减少返工等因素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BIM技术的优势。

      3.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针对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开展)

      3.1利用BIM技术结合Ecotect进行绿色建筑优化分析,对建筑环境性能,包括日照,遮挡等进行模拟,对能耗进行分析,达到绿色建筑节能的标准;

      3.2在三维模型中加入时间、成本维度,形成 5D 模型进行虚拟施工。Navisworks软件模拟光导管和幕墙等复杂工艺的安装,协助施工。对已建立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避免设计错误导致的无谓的返工和损失,达到绿色建筑节材的要求。

      3.3基于BIM竣工模型制定绿色运营计划;

      3.4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量自动统计功能,对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将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进行经济对比,分析绿色建筑的优点。

      4.BIM技术在钢结构桥梁精细化设计及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4.1以某市新区独塔斜拉桥为对象,完成该桥梁的精细化设计;

      4.2针对纵坡不为0的钢结构桥梁精细化建模;

      4.3结合某钢结构桥梁实际项目,从设计阶段引入BIM技术,实现计算模型和建筑模型数据共享,完成工程量的自动统计和碰撞检查技术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

      5. BIM技术在交叠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应用及地表沉降研究

      5.1交叠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因素分析

      5.2基于BIM的地表沉降监测方案及试验段监测结果分析

      5.3试验段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5.4隧道交叠处的地表沉降预测及加固方案研究

      6.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的应用研究()

      6.1利用dynamo可视化编程程序,绘制幕墙并进行幕墙编号;

      6.2将绘制好的建筑模型利用ecotect软件进行节能分析以及能耗模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6.3通过YJK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并将结构分析模型导入至revit软件中进行施工图出图;

      6.4对装配式结构分析模型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并施工图出图。

      7. 云平台下BIM-5D在隧道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

      7.1 隧道施工安全信息管理方案的确定。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引入BIM技术结合隧道施工管理的概念,构建云平台下基于BIM-5D在隧道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的方案。

      7.2 隧道施工云平台信息管理的研究。分析云平台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适用性,根据施工进度与质量要求,提出云平台进度管理与数据处理的方法。

      7.3 基于云平台BIM-5D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研究。根据云平台信息储存空间,研究BIM-5D在施工质量管理模块的功能运用,并测试现场信息反馈与进度控制功能,构建云平台下BIN-5D在质量安全管理的系统。

      7.4结合莆炎高速台田隧道的工程案例,研究云平台信息系统在项目中数据连接功能,与BIM-5D结合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同时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状况进行评估分析。

      8. 基于BIM技术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应用研究

      8.1 研究 BIM 技术工协同工作的理念,探索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平台基本要求。

      8.2 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数据组织架构研究,分析协同工作平台构建的基本要素,界定不同阶段各参与方权责,实现组织之间的信息高效转换;保障实时工程信息的发送、传递和储存。

      8.3 分析设计与施工协同工作的流程,探索协同工作交集点(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图的深化设计)的技术与管理方法研究。

      8.4 以设计流程和施工流程为导向,找到他们的关键路径和交集面,运用BIM技术和项目管理方法予以突破。

      8.5 研究项目以结构专业某一特定点为对象进行编码技术研究,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9. BIM技术在***中的应用研究

      9.1 以***项目为例,完成该***的参数化设计;

      9.2 探索BIM技术在结构计算、异形混凝土精确算量中的应用;

      9.3 建立全专业(结构,机电)模型并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点,形成优化调整方案,将参数化模型进行优化;

      9.4 Revi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应用研究,搭建Revit***BIM系统,设计系统架构,开发自动出图应用模块。





    • 专利成果

      历年专利

      (发明+实用新型

      专利类型

      专利人

      专利名称

      专利号

      授权时间

      实用新型专利

      吴庆,王波,倪源,王静

      一种高抗震钢筋混凝土柱

      CN204326371U

      2015.05.13

      吴庆,温小非

      一种粉煤灰混凝土混合机

      CN204935903U

      2016.01.06

      戴伟,吴庆,施云

      无粘结高强钢筋混凝土柱

      CN204960137U

      2016.01.13

      吴庆张敏特周新程

      一种潜流式人工湿地拔风管

      CN205187990U

      2016.04.27

      吴庆施云 李宝成戴伟

      一种可调节的建筑竖向构件加载装置

      CN205228930U

      2016.05.11

      吴庆王幸来高峰于长娟杨波

      一种封闭式分布的工字型钢柱群临时定位

      装置

      CN206128646U

      2017.04.26

      吴庆胡杰刘增炜朱袁洁吴晓涛

      刷壁装置

      CN208786984U

      2019.04.26

      吴庆蔡红明宋树贵何柯毅黄献文

      一种C60机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834 A

        

      发明专利




      吴庆谢贺徐业辉李宝成张晨晨

      一种织物增强混凝土叠合梁的制作方法

      CN106401065 A

        




      徐俊,蔡成功,万连建,吴庆,彭琛,周昊,曹石,赵威,韩文娟

      测定持续拉压作用下不同饱和度混凝土中氧气扩散系数的装置

      CN111504876 A

      2020.08.07

      吴庆,王蔚,张伟

      一种真空跳压套筒灌浆饱和度优化装置

      CN112412039 A

      2021.02.26

      吴庆,张成帅,黄献文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流动化土管道抗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14945 A

      2021.05.18


    • 科研项目

      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

      分类

      项目负责人

      项目名称

      时间

      成果

      本科生创新计划

      金有余

      基于硫酸盐和氯盐侵蚀的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规律研究

      2011.3-2011.12


      高翔

      基于机制砂的混凝土性能及经济性研究

      2015.3-2015.12


      张敏特

      水泥品种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2016.4-2017.4


      张敏特

      基于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2017.5-2018.3


      王蔚

      海工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实验研究

      2018.5-2019.1


      研究生创新计划

      陈晓健

      风暴潮作用下在役海洋导管架平台疲劳可靠度研究

      2012

      三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硕士论文

      谢贺

      TRC-Sip-F及其现浇混凝土叠合梁的耐久性研究

      2015

      两篇核心期刊论文、一项专利、一篇硕士论文




      陈伟

      配筋齿槽对装配式剪力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2019

      两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硕士论文

      史文浩

      珊瑚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

      2019

      一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硕士论文

      彭琛

      考虑动态裂缝自愈合的多物理场耦合氯离子扩散研究

      2020

      两篇SCI期刊论文、一篇EI会议论文

      马弘历

      高性能磷酸盐陶瓷防腐涂料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2020

      成果尚未产出

      蔡成功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中氧气扩散研究

      2020

      成果尚未产出

      周昊

      表面涂层-钢筋阻锈剂协同防护作用下服役寿命评估方法

      2020

      成果尚未产出



      横向项目近3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