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江苏科技大学新校区经济管理学院学院
个人邮箱:ybu@just.edu.cn
邮政编码:212003
办公地点:新校区经管院423办公室
传真:
卜亚,1972年11月生,金融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开放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负责人,金融工程专业负责人,金融硕士(MF)负责人,澳大利亚La Trobe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江苏资本市场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江苏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江苏企联产业数字化研究中心理事。担任《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金融监管研究》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2012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6月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贸易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研究兴趣包括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等方面,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Global Finance Journal》《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Applied economics》《金融监管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为SSCI、SCI、CSSCI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独著出版专著《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等3部;第一主编出版教材《金融学》(省级规划教材)等3部。
拟招收理论经济学(学硕)、会计学(学硕)、金融(专硕)、数字经济(专硕)、工商管理(专硕)等方向的研究生。指导硕士研究生51人,已毕业30人。指导研究生获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奖励多项;指导研究生获得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国家级奖励多项。
欢迎经济金融、会计财务、计量统计等专业的研究生报考!
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2、金融科技与风险监管
3、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
4、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及政策研究(21BJY148)2021.9~2024.6, 研究经费: 20万元, 主持(1/9)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研究(15BGL079)2015.9~2021.6, 研究经费: 20万元, 参与(6/14)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15YJA790001), 2015.10~2018.12,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 主持(1/7)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激励相容: 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10YJC790007), 2010年~2013, 研究经费: 7万元, 已结题, 主持(1/6)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小额信贷扶贫低效的形成机制及江苏实践模式创新研究(20YJA790028), 2020.3~2022.1,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 参与(2/7)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10YJC790369), 2010~2013, 研究经费: 7万元, 已结题, 参与(3/6)
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路径优化研究(2019SJZDA060)2019.6~2024.4,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签定结果:优秀),主持(1/6)
8、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22EYC017),2022.9~2025.9,研究经费:5万元,参与(2/6)
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创新发展及其风险防范机制研究--以银行业为例,2012年~2013年,研究经费0.5万元,已结题,主持(1/5)
10、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 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镇江深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2019YB050), 2019.3~2019.9, 已结题, 主持(1/6)
11、镇江市科技局委托课题: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镇江“一区多园”运行机制, 2013年~2014年, 研究经费: 6万元, 已结题, 主持(1/6)
12、镇江市财政局委托课题: 镇江市社保基金征缴扩面考核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 2012年~2013年, 研究经费: 2.5万元, 已结题, 主持(1/5)
13、镇江发改委委托课题:镇江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2014年~2015年,研究经费15万元,已结题,参与(3/6)
14、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预研基金项目:促进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的激励相容研究,2011年~2013年,研究经费0.6万元,已结题,主持(1/5)
1、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2018年,1/3
、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1/1
、镇江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1/1
、镇江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6年,1/1
、镇江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1/3
15、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3
16、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2
17、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1
18、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9
19、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8
20、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7
21、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6
★期刊论文:
1、Bu Y, Du X, et al (2024)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 lever for SME financing?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中科院1区,SSCI,TOP期刊,JCR-Q1,ABS-3)(ESI高被引论文), Volume 93, May 2024, https://doi.org/10.1016/j.irfa. 2024. 103115.
2、Bu Y, Du X, et al (2023) Research on the FinTech risk early warning based on the MS-VAR model: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China [J]. Global Finance Journal (中科院2区,SSCI,JCR-Q1,ABS-2), Volume 58, 100898, https://doi.org/10.1016/j.gfj.2023.100898.
3、Bu Y, Yu X, et al (2023)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FinTech on the real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 (中科院3区,SSCI,JCR-Q2,ABS-2), 32:8, 1138-1155, DOI: 10.1080/10438599.2022.2095512.
4、Bu Y, Li H, et al (2022) Effective regulations of FinTech innovations: the case of China[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中科院3区,SSCI,JCR-Q2,ABS-2), 31:8, 751-769, DOI: 10.1080/10438599.2020.1868069.
5、Bu, Ya; Wenyan Jin, et al(2024). Regulatory sandbox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financialefficiency: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study [J]. Applied Economics (中科院4区,SSCI,ABS-2, ABDC-A), DOI: 10.1080/00036846.2025.2495886.
6、Bu, Ya;Yu, Xinghui , et al(2024). Digital econom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unveiling the spatial dynamics and human capital influence in China[J]. Digital policy, regulation and governance(中科院4区,ESCI,JCR-Q2,ABS-1星), May 2024, DOI: 10.1108/DPRG-12-2023-0178.
7、Bu Y , Zhang S, et al. Herd behavior and its effects on default in Chinese microcredit [J]. Complexity, 2021(08). (中科院3区,SCI,JCR- Q2).
8、Huang A , Bu Y, et al. The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crocredit: analyses based on DEA[J].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2021(08). (中科院3区,SCI,JCR-Q2).
9、卜亚, 姜苏莉, 王芳. 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11): 38-50.(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卜亚. 股权众筹监管经验的跨国比较及启示-基于激励相容视角的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9): 94-99.(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卜亚, 李晖.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 (6): 116-122.(CSSCI)
12、卜亚. 反向货币替代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其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2): 160-169.(CSSCI)
13、卜亚. 反向货币替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 95-101.(CSSCI)
14、卜亚. 基于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的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J].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9): 76-80.(CSSCI)
15、卜亚.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基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和“免行动区间”理论的分析[J]. 管理评论, 2006, (10): 7-11+63.(CSSCI)
16、卜亚. 货币替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3): 55-62.(CSSCI)
17、冯鑫明,卜亚.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替代与反向货币替代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06): 83-86.(CSSCI)
18、乔桂明, 卜亚.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演化路径: 30年回眸与展望——全球性金融危机下提升国有银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01): 79-85.CSSCI)
19、卜亚.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比较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7(18): 45-47.(CSSCI)
20、卜亚. 资本帐户开放中的“免行动区间”与反货币替代[J]. 统计与决策, 2006(12): 44-46.(CSSCI)
21、乔桂明,卜亚. 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与制度安排[J]. 科研管理, 2004(01): 118-122.(CSSCI)
22、卜亚.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替代的效应分析[J]. 商业时代, 2006 (23): 61-62.(核心期刊)
23、卜亚, 印梦婷. 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 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 金融监管研究,2018, (8): 93-110.(核心期刊)
24、余星辉,卜 亚.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23,(1):74-84.
25、卜亚. 金融科技新生态构建研究[J]. 西南金融, 2019,(11): 51-59.(核心期刊)
26、卜亚, 张敏.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基于激励相容的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1): 83-87.(核心期刊)
27、卜亚. 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的激励相容研究[J]. 金融与经济, 2013, (9): 58 – 62.(核心期刊)
28、卜亚. 激励相容: 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理论综述及研究展望[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1): 72 – 76.(核心期刊)
29、卜亚, 张倩.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溢出视角的分析[J]. 经济论坛, 2021(05):37-49. (SCD)
30、卜亚, 周柯弟, 余星辉. 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策略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23(10): 61-65. (SCD)
31、卜亚, 张宁. 英国监管科技(Regtech)的创新实践及启示[J]. 经济论坛, 2020, (12):80-90.(SCD)
32、卜亚, 余星辉.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 2021, (04): 75-83. (SCD)
33、卜亚, 刘姝雨.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动态效应、异质性特征与机制识别[J]. 经济论坛, 2022(07): 125-138. (SCD)
34、卜亚. 基于SWOT分析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 2019(04): 64-73.
35、卜亚, 王子冉, 张倩. 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03): 93-101.
36、卜亚,唐敏.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一种“U 型”关系[J]. 当代金融研究, 2024(11): 61-76.(SCD)
37、卜亚,夏小易.监管科技的应用场景与风险防范[J].金融科技时代,2023, 31(01):13-21.
38、余星辉,卜亚,等.金融科技创新的包容审慎监管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23(05):84-99.
39、卜亚,孔恩慧.金融科技穿透式监管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23(08):42-57.
40、卜亚, 王茜茜. 监管科技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应用研究[J]. 福建金融, 2021(03): 36-43.
41、卜亚. 银行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25(05): 46-49.
42、卜亚, 芦龙成. 基于复杂网络的金融科技风险传染研究[J]. 当代金融研究, 2024(10): 46-62.(SCD)
★专著及教材:
1、卜亚,张倩.《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25万字.
2、卜亚.《激励相容:银行业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21万字.
3、卜亚.《货币替代与反向货币替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32.4万字.
4、卜亚.《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51.6万字,主编(1/5).
5、卜亚.《金融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53.5万字,主编(1/5)(江苏“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6、卜亚.《金融学习题集》,校立项精品教材,2017年1月,15万字,主编(1/5).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及政策研究(21BJY148)2021.9~2024.6, 研究经费: 20万元, 主持(1/9)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研究(15BGL079)2015.9~2021.6, 研究经费: 20万元, 参与(6/14)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15YJA790001), 2015.10~2018.12,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 主持(1/7)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激励相容: 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10YJC790007), 2010年~2013, 研究经费: 7万元, 已结题, 主持(1/6)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小额信贷扶贫低效的形成机制及江苏实践模式创新研究(20YJA790028), 2020.3~2022.1,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 参与(2/7)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10YJC790369), 2010~2013, 研究经费: 7万元, 已结题, 参与(3/6)
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路径优化研究(2019SJZDA060)2019.6~2024.4,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签定结果:优秀),主持(1/6)
8、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22EYC017),2022.9~2025.9,研究经费:5万元,参与(2/6)
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创新发展及其风险防范机制研究--以银行业为例,2012年~2013年,研究经费0.5万元,已结题,主持(1/5)
10、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 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镇江深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2019YB050), 2019.3~2019.9, 已结题, 主持(1/6)
11、镇江市科技局委托课题: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镇江“一区多园”运行机制, 2013年~2014年, 研究经费: 6万元, 已结题, 主持(1/6)
12、镇江市财政局委托课题: 镇江市社保基金征缴扩面考核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 2012年~2013年, 研究经费: 2.5万元, 已结题, 主持(1/5)
13、镇江发改委委托课题:镇江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2014年~2015年,研究经费15万元,已结题,参与(3/6)
14、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预研基金项目:促进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的激励相容研究,2011年~2013年,研究经费0.6万元,已结题,主持(1/5)
1、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2018年,1/3
、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1/1
、镇江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1/1
、镇江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6年,1/1
、镇江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1/3
15、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3
16、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2
17、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1
18、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9
19、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8
20、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7
21、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6
★期刊论文:
1、Bu Y, Du X, et al (2024)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 lever for SME financing?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中科院1区,SSCI,TOP期刊,JCR-Q1,ABS-3)(ESI高被引论文), Volume 93, May 2024, https://doi.org/10.1016/j.irfa. 2024. 103115.
2、Bu Y, Du X, et al (2023) Research on the FinTech risk early warning based on the MS-VAR model: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China [J]. Global Finance Journal (中科院2区,SSCI,JCR-Q1,ABS-2), Volume 58, 100898, https://doi.org/10.1016/j.gfj.2023.100898.
3、Bu Y, Yu X, et al (2023)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FinTech on the real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 (中科院3区,SSCI,JCR-Q2,ABS-2), 32:8, 1138-1155, DOI: 10.1080/10438599.2022.2095512.
4、Bu Y, Li H, et al (2022) Effective regulations of FinTech innovations: the case of China[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中科院3区,SSCI,JCR-Q2,ABS-2), 31:8, 751-769, DOI: 10.1080/10438599.2020.1868069.
5、Bu, Ya; Wenyan Jin, et al(2024). Regulatory sandbox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financialefficiency: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study [J]. Applied Economics (中科院4区,SSCI,ABS-2, ABDC-A), DOI: 10.1080/00036846.2025.2495886.
6、Bu, Ya;Yu, Xinghui , et al(2024). Digital econom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unveiling the spatial dynamics and human capital influence in China[J]. Digital policy, regulation and governance(中科院4区,ESCI,JCR-Q2,ABS-1星), May 2024, DOI: 10.1108/DPRG-12-2023-0178.
7、Bu Y , Zhang S, et al. Herd behavior and its effects on default in Chinese microcredit [J]. Complexity, 2021(08). (中科院3区,SCI,JCR- Q2).
8、Huang A , Bu Y, et al. The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crocredit: analyses based on DEA[J].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2021(08). (中科院3区,SCI,JCR-Q2).
9、卜亚, 姜苏莉, 王芳. 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11): 38-50.(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卜亚. 股权众筹监管经验的跨国比较及启示-基于激励相容视角的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9): 94-99.(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卜亚, 李晖.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 (6): 116-122.(CSSCI)
12、卜亚. 反向货币替代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其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2): 160-169.(CSSCI)
13、卜亚. 反向货币替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 95-101.(CSSCI)
14、卜亚. 基于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的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J].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9): 76-80.(CSSCI)
15、卜亚.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基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和“免行动区间”理论的分析[J]. 管理评论, 2006, (10): 7-11+63.(CSSCI)
16、卜亚. 货币替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3): 55-62.(CSSCI)
17、冯鑫明,卜亚.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替代与反向货币替代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06): 83-86.(CSSCI)
18、乔桂明, 卜亚.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演化路径: 30年回眸与展望——全球性金融危机下提升国有银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01): 79-85.CSSCI)
19、卜亚.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比较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7(18): 45-47.(CSSCI)
20、卜亚. 资本帐户开放中的“免行动区间”与反货币替代[J]. 统计与决策, 2006(12): 44-46.(CSSCI)
21、乔桂明,卜亚. 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与制度安排[J]. 科研管理, 2004(01): 118-122.(CSSCI)
22、卜亚.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替代的效应分析[J]. 商业时代, 2006 (23): 61-62.(核心期刊)
23、卜亚, 印梦婷. 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 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 金融监管研究,2018, (8): 93-110.(核心期刊)
24、余星辉,卜 亚.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23,(1):74-84.
25、卜亚. 金融科技新生态构建研究[J]. 西南金融, 2019,(11): 51-59.(核心期刊)
26、卜亚, 张敏.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基于激励相容的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1): 83-87.(核心期刊)
27、卜亚. 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的激励相容研究[J]. 金融与经济, 2013, (9): 58 – 62.(核心期刊)
28、卜亚. 激励相容: 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理论综述及研究展望[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1): 72 – 76.(核心期刊)
29、卜亚, 张倩.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溢出视角的分析[J]. 经济论坛, 2021(05):37-49. (SCD)
30、卜亚, 周柯弟, 余星辉. 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策略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23(10): 61-65. (SCD)
31、卜亚, 张宁. 英国监管科技(Regtech)的创新实践及启示[J]. 经济论坛, 2020, (12):80-90.(SCD)
32、卜亚, 余星辉.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 2021, (04): 75-83. (SCD)
33、卜亚, 刘姝雨.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动态效应、异质性特征与机制识别[J]. 经济论坛, 2022(07): 125-138. (SCD)
34、卜亚. 基于SWOT分析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 2019(04): 64-73.
35、卜亚, 王子冉, 张倩. 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03): 93-101.
36、卜亚,唐敏.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一种“U 型”关系[J]. 当代金融研究, 2024(11): 61-76.(SCD)
37、卜亚,夏小易.监管科技的应用场景与风险防范[J].金融科技时代,2023, 31(01):13-21.
38、余星辉,卜亚,等.金融科技创新的包容审慎监管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23(05):84-99.
39、卜亚,孔恩慧.金融科技穿透式监管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23(08):42-57.
40、卜亚, 王茜茜. 监管科技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应用研究[J]. 福建金融, 2021(03): 36-43.
41、卜亚. 银行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25(05): 46-49.
42、卜亚, 芦龙成. 基于复杂网络的金融科技风险传染研究[J]. 当代金融研究, 2024(10): 46-62.(SCD)
★专著及教材:
1、卜亚,张倩.《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25万字.
2、卜亚.《激励相容:银行业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21万字.
3、卜亚.《货币替代与反向货币替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32.4万字.
4、卜亚.《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51.6万字,主编(1/5).
5、卜亚.《金融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53.5万字,主编(1/5)(江苏“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6、卜亚.《金融学习题集》,校立项精品教材,2017年1月,15万字,主编(1/5).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激励相容机制及政策研究(21BJY148)2021.9~2024.6, 研究经费: 20万元, 主持(1/9)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有效性研究(15BGL079)2015.9~2021.6, 研究经费: 20万元, 参与(6/14)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激励相容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15YJA790001), 2015.10~2018.12,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 主持(1/7)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激励相容: 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10YJC790007), 2010年~2013, 研究经费: 7万元, 已结题, 主持(1/6)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小额信贷扶贫低效的形成机制及江苏实践模式创新研究(20YJA790028), 2020.3~2022.1,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 参与(2/7)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10YJC790369), 2010~2013, 研究经费: 7万元, 已结题, 参与(3/6)
7、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路径优化研究(2019SJZDA060)2019.6~2024.4, 研究经费: 10万元, 已结题(签定结果:优秀),主持(1/6)
8、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效应与优化路径研究(22EYC017),2022.9~2025.9,研究经费:5万元,参与(2/6)
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创新发展及其风险防范机制研究--以银行业为例,2012年~2013年,研究经费0.5万元,已结题,主持(1/5)
10、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 创新生态系统视域下镇江深化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2019YB050), 2019.3~2019.9, 已结题, 主持(1/6)
11、镇江市科技局委托课题: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镇江“一区多园”运行机制, 2013年~2014年, 研究经费: 6万元, 已结题, 主持(1/6)
12、镇江市财政局委托课题: 镇江市社保基金征缴扩面考核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 2012年~2013年, 研究经费: 2.5万元, 已结题, 主持(1/5)
13、镇江发改委委托课题:镇江市“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2014年~2015年,研究经费15万元,已结题,参与(3/6)
14、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重点预研基金项目:促进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的激励相容研究,2011年~2013年,研究经费0.6万元,已结题,主持(1/5)
江苏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人文社科类)开放经济与金融中心,团队负责人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与区域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团队核心成员
1、2017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二等奖”,2018年,1/3
、第五届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年,1/1
、镇江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1/1
、镇江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6年,1/1
、镇江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1/3
15、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3
16、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2
17、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21
18、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9
19、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8
20、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7
21、江苏科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2016
★期刊论文:
1、Bu Y, Du X, et al (2024)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A lever for SME financing?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中科院1区,SSCI,TOP期刊,JCR-Q1,ABS-3)(ESI高被引论文), Volume 93, May 2024, https://doi.org/10.1016/j.irfa. 2024. 103115.
2、Bu Y, Du X, et al (2023) Research on the FinTech risk early warning based on the MS-VAR model: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China [J]. Global Finance Journal (中科院2区,SSCI,JCR-Q1,ABS-2), Volume 58, 100898, https://doi.org/10.1016/j.gfj.2023.100898.
3、Bu Y, Yu X, et al (2023) The nonlinear impact of FinTech on the real economic growth: evidence from China [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 (中科院3区,SSCI,JCR-Q2,ABS-2), 32:8, 1138-1155, DOI: 10.1080/10438599.2022.2095512.
4、Bu Y, Li H, et al (2022) Effective regulations of FinTech innovations: the case of China[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中科院3区,SSCI,JCR-Q2,ABS-2), 31:8, 751-769, DOI: 10.1080/10438599.2020.1868069.
5、Bu, Ya; Wenyan Jin, et al(2024). Regulatory sandbox system and its impact on financialefficiency: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study [J]. Applied Economics (中科院4区,SSCI,ABS-2, ABDC-A), DOI: 10.1080/00036846.2025.2495886.
6、Bu, Ya;Yu, Xinghui , et al(2024). Digital econom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unveiling the spatial dynamics and human capital influence in China[J]. Digital policy, regulation and governance(中科院4区,ESCI,JCR-Q2,ABS-1星), May 2024, DOI: 10.1108/DPRG-12-2023-0178.
7、Bu Y , Zhang S, et al. Herd behavior and its effects on default in Chinese microcredit [J]. Complexity, 2021(08). (中科院3区,SCI,JCR- Q2).
8、Huang A , Bu Y, et al. The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icrocredit: analyses based on DEA[J]. Journal of Ambient Intelligence and Humanized Computing, 2021(08). (中科院3区,SCI,JCR-Q2).
9、卜亚, 姜苏莉, 王芳. 基于KMRW声誉模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博弈研究[J]. 金融监管研究, 2017, (11): 38-50.(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0、卜亚. 股权众筹监管经验的跨国比较及启示-基于激励相容视角的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6, (9): 94-99.(CSSCI)(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卜亚, 李晖.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 (6): 116-122.(CSSCI)
12、卜亚. 反向货币替代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其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2): 160-169.(CSSCI)
13、卜亚. 反向货币替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1): 95-101.(CSSCI)
14、卜亚. 基于学习效应与示范效应的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设计[J].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9): 76-80.(CSSCI)
15、卜亚.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基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和“免行动区间”理论的分析[J]. 管理评论, 2006, (10): 7-11+63.(CSSCI)
16、卜亚. 货币替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3): 55-62.(CSSCI)
17、冯鑫明,卜亚.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替代与反向货币替代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06): 83-86.(CSSCI)
18、乔桂明, 卜亚.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演化路径: 30年回眸与展望——全球性金融危机下提升国有银行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01): 79-85.CSSCI)
19、卜亚. “钉住一篮子货币”与“参考一篮子货币”比较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07(18): 45-47.(CSSCI)
20、卜亚. 资本帐户开放中的“免行动区间”与反货币替代[J]. 统计与决策, 2006(12): 44-46.(CSSCI)
21、乔桂明,卜亚. 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与制度安排[J]. 科研管理, 2004(01): 118-122.(CSSCI)
22、卜亚.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替代的效应分析[J]. 商业时代, 2006 (23): 61-62.(核心期刊)
23、卜亚, 印梦婷. P2P网络借贷行业自律: 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 金融监管研究,2018, (8): 93-110.(核心期刊)
24、余星辉,卜 亚.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23,(1):74-84.
25、卜亚. 金融科技新生态构建研究[J]. 西南金融, 2019,(11): 51-59.(核心期刊)
26、卜亚, 张敏. 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基于激励相容的视角[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1): 83-87.(核心期刊)
27、卜亚. 我国银行业资本监管制度的激励相容研究[J]. 金融与经济, 2013, (9): 58 – 62.(核心期刊)
28、卜亚. 激励相容: 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理论综述及研究展望[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1): 72 – 76.(核心期刊)
29、卜亚, 张倩.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溢出视角的分析[J]. 经济论坛, 2021(05):37-49. (SCD)
30、卜亚, 周柯弟, 余星辉. 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策略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23(10): 61-65. (SCD)
31、卜亚, 张宁. 英国监管科技(Regtech)的创新实践及启示[J]. 经济论坛, 2020, (12):80-90.(SCD)
32、卜亚, 余星辉.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 2021, (04): 75-83. (SCD)
33、卜亚, 刘姝雨.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动态效应、异质性特征与机制识别[J]. 经济论坛, 2022(07): 125-138. (SCD)
34、卜亚. 基于SWOT分析的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 2019(04): 64-73.
35、卜亚, 王子冉, 张倩. 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03): 93-101.
36、卜亚,唐敏.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一种“U 型”关系[J]. 当代金融研究, 2024(11): 61-76.(SCD)
37、卜亚,夏小易.监管科技的应用场景与风险防范[J].金融科技时代,2023, 31(01):13-21.
38、余星辉,卜亚,等.金融科技创新的包容审慎监管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23(05):84-99.
39、卜亚,孔恩慧.金融科技穿透式监管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当代金融研究,2023(08):42-57.
40、卜亚, 王茜茜. 监管科技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应用研究[J]. 福建金融, 2021(03): 36-43.
41、卜亚. 银行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25(05): 46-49.
42、卜亚, 芦龙成. 基于复杂网络的金融科技风险传染研究[J]. 当代金融研究, 2024(10): 46-62.(SCD)
★专著及教材:
1、卜亚,张倩.《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机制构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25万字.
2、卜亚.《激励相容:银行业金融创新监管机制构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21万字.
3、卜亚.《货币替代与反向货币替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考验与政策选择》,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32.4万字.
4、卜亚.《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51.6万字,主编(1/5).
5、卜亚.《金融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53.5万字,主编(1/5)(江苏“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6、卜亚.《金融学习题集》,校立项精品教材,2017年1月,15万字,主编(1/5).
1、1996年6月,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贸易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2004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3、2007.7-2007.10,澳大利亚La Trobe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
4、2012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5、2019.7-2019.12,澳大利亚La Trobe University,高级访问学者
1、研究生
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专题,等等。
2、本科生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外汇理论与实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