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

发布者:刘宝达发布时间:2022-02-10浏览次数:49

    

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五步谈话成功预防典型案例分析

刘宝达

摘要: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诱发的是校园重大安全事件,易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影响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对自杀心理危机及时干预,提出五步谈话法,预防不良家庭教育下的空心人,家校融通引导,帮助学生发掘自我价值,促进干预成效,遏制自杀行为,干预措施对预防校园重大安全事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心理危机;预防;典型案例

一、案例简介

小周是江苏某高校大一新生。在刚入学两个月后,学习委员、舍友、班长反应小周不配合班级事务,不参与学习活动,独来独往,行动异常,即时了解后发现小周企图自杀,已制定详细的自杀计划,等待学校劝退,实施校外自杀计划。

据了解,小周自幼生活在复杂的原生离异家庭,长期与母亲生活,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母亲较为强势,家庭关系不和,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身心受创伤,内心严重缺乏关爱,持久的压抑导致小周性格在中学阶段发生扭曲,有自杀经历,大学时期出现厌世厌学等行为,失去生活下去的希望,选择以自杀的方式解决内心沉积多年的痛苦。

二、案例定性分析

本案例是典型的学生因原生家庭环境复杂导致的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出现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痛苦沉积引起的有明确自杀倾向的校园危机。

三、问题关键点

1.如何引导小周产生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确定生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回归正常生活。

2.如何解决小周与家庭的矛盾,消除对母亲的误解,接受家的关爱,建立对家庭的新认识。

四、解决思路和干预方法


1.朋辈交流,提前掌握,定向分析(与小周主要同学交谈)

班主任与学习委员、班长、舍友交谈。了解小周近期的学习状况、生活规律、班内事务参与等情况。隐约透露出小周家庭教育管理过严,自我抉择缺少主见,上大学非自愿,有高三复读经历,存在强迫性因素。近期出现对学习反感,不上课、不交作业,不参与学习活动和集体活动,生活作息不规律,在宿舍、课堂玩游戏消遣,打发时间。

初步诊断小周为中学时期因学习困扰、家庭矛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无处释放,压抑、控制状态在大学初期得到部分解放,自娱方式不当,无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这与家庭环境、自身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安排小周舍友、班长等主要关系人加强对小周的关注与留意,做好时时汇报。

2.情感关怀,倾听共情,敞开心扉(与小周第1次约谈)

班主任掌握小周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后,当天立即与他进行约谈,告知具体时间和地点。在谈话过程中细致入微增加情感关怀,打破心理防备隔阂,营造适宜的师生谈心谈话氛围,建立信任关系,保持积极倾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面对他的哭诉,表示深度同情,认同他产生不良想法的缘由,多采用支持、肯定的话语,多运用眼神、手势等身体语言拉近情感距离。引导式提问、补充式追问,挖掘出小周内心更多的真实想法,表达真实情感,重点关注内心无人问津的情感角落和鲜为人知的情感秘密,痛恨母亲、想要离开学校、远离家庭的原因。

通过了解,小周表现出来的不配合班级事务,不参与学习活动,独来独往,行动异常,是在实施部分自杀计划,不敢表达退学意愿,害怕母亲。等待学校劝退,执行校外自杀计划,用自杀报复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败。

3.约见家长,确定危机,家校融通(与小周母亲见面谈话)

确认小周存在自杀动机后,即刻向学院领导反应,立即成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心理健康咨询专家、带班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危机预警行动工作组,确定属于校园自杀危机,当晚约见小周母亲,告知见面时间和地点,提醒路途安全。立即整理与小周的谈话记录,形成详细的《谈话记录对答文案》。

危机预警行动工作组全体成员与小周母亲见面交谈,给予一定时间请他母亲查看《谈话记录对答文案》,备好纸巾,安抚情绪,告知他母亲小周近期真实的学习、生活现状及内心的真实情感。对小周母亲独自打拼事业、照顾家庭表示同情与理解,表明眼前小周情况关乎生命安全,需联合引导小周走出心理创伤,消除对母亲及家庭的误解,重塑希望。商定小周自杀危机的对策方案,在小周愿意生活下去的基础上,他母亲能够接受小周回家调整、休学、退学等安排,配合工作。

4.联合教育,正向引导,移情转介(与小周第2次谈话)

确定小周母亲态度后,班主任及时与小周联系,表达对他实际情况的理解与关心,鼓励正向面对生活,尝试自给自足,引见专家老师推荐介绍适合自己的生活与工作方向,拓宽视野。

在全面掌握小周资料后,危机预警行动工作组全体成员与小周见面交谈,全力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眼前小周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情况,规避短处,发挥长处。发挥朋辈典型案例式引导的作用,结合专家老师自身的生活经历,唤醒尝试小周求发展的欲望,重新定义生命价值,激发积极生活的内生动力。广袤天地,大有可为,渐渐消除了他执意退学自杀的想法,小周愿意尝试休学回家投身社会工作,挖掘自身价值,实现自我独立。

提议为小周解决他母亲及家庭等方面的矛盾,做好心理建设,消除顾虑,用爱感动他,用情感关怀他,最后征得小周同意。

5.重塑希望,达成共识,家校共育(母子、师生见面交谈)

危机预警行动工作组在前面4次交互谈话的铺垫之下,对小周及他母亲的立场和观念已做积极疏导,小周母亲承诺所有前期工作保密。

工作组搭建平台,创造见面机会。班主任承担知心人心灵守护者的角色,始终坐在小周旁边。母子见面情绪激动,稳定情绪后,表明双方稳定立场,确认共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周母亲愿意为孩子做出改变,以支持、陪伴为主,同意他选择休学回家找工作,用更多时间给予小周爱的陪伴,拟补他多年来心灵的创伤,重塑生活希望。即刻从循循善诱转变为批评式引导教育,选择用偏向严肃的语气、声调、气氛,告诉小周应如何选择正确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更快的适应社会发展,达到情理兼容的效果。

在小周两个多月的回家调整中,他母亲主动改变,班主任每周定期联系小周进行谈心关怀,在家校联合指导下,小周找到新工作,每月有工资收入,不依靠母亲,基本实现独立,生活步入正轨,暂时确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向,自我价值感逐步提升,对目前生活状态比较满意,次年可考虑回校复学。

五、经验与启示

1.心理危机预防要防微杜渐,以危预危,五步谈话。警惕朋辈身边反应的异常问题,存在心理危机要上下联动,多方合作,以小危险预防大危险,敢于扑空,不怕费无事之功;实行五步谈话:与学生的主要关系人谈话、与学生本人谈话、与学生的法定监护人谈话、与学生本人再次谈话、亲属及师生共同谈话;切实即时总结,快速整理一手资料,利于每次谈话促成效,帮助学生见成长。

2.心理危机预防要以防促防,全面摸排,预防空心人。重点谈话对象不能仅依靠心理普查结果,全面摸排谈话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全班学生心理情况,早发现,早解决,早预防;重点预防不良家庭教育下出现自我认知偏差、有心理障碍的空心人,大范围摸排,将心比心式逐一交流,重听轻讲多引导,发现并寻求诱发心理危机动机的缘故。

3.危机预防有效干预要不断提升敏锐洞察力,增强超前意识。高校辅导员深入学生一线,要善于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发现异常要提高危机敏感度,研判问题,视情况成立危机预警行动工作组;历史与现实昭示我们只要具备超前的预判能力,危机预防工作就能有方向的寻找问题根源,及时联系关系成员,多方联动,融通配合,限时阻止危机发生。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