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王筱蓉
教授
机械工程学院
个人邮箱:
wrr31@qq.com
办公地点: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工作室348
通讯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新区长晖路666号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212100
传真:
  • 王筱蓉,女,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航空学会会员,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专业,曾获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学生共产党员”、“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及“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2010年入校参加工作,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江苏省扬州市“绿扬金凤”人才计划优秀博士、镇江市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参加江苏省“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并担任技术顾问,入选2017年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类人才计划;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负责人、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及校“深蓝人才工程”深远海机械装备团队主要成员、《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青年编委;受邀担任《Energy》、《Fuel》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


    科研教研成果:

    主持和参与科研、教改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陆军总装子课题1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1门,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规划教材立项建设2部、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1项以及其余校级科研及教改项目3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改及横向科研项目近10项。

    出版学术著作3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出版教材1部;发表ESI/SCIEI检索和收录学术研究论文20篇,其中ESI高被引1篇;国际著名科学期刊、国际能源TOP期刊《Fuel》、《Combustion and Fla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和《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10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多项;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镇江市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获校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校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等;作为主要参加人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及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三等奖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奖等。


    指导学生成果:

      指导本科生获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获省级和校本科生创新计划6项、获校优秀毕业设计及本科团队优秀毕业设计等

      指导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硕”1篇和校“优硕”2篇,获江苏省和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10;部分研究生赴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术交流,毕业后赴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双一流”名校读博深造


  • 主要科研方向:

    一、氢能开发与应用基础研究(与浙大、北交合作方向)

    1、海上储氢、输氢技术研究

    2、深远海氢能生产与储运技术

    3、氢燃料燃烧基础特性研究

    二、海洋装备设计与优化

    1、海洋油气装备研究

    2氢能输运管道仿真与优化设计

    3、深远海仿生推进装置设计与优化

    三、机电控制(与浙大合作方向)

    1、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喷油控制策略

    2、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汽车动力总成)


                                                燃烧与推进实验室(南楼104)



  • 2004年在南京理工大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6年在南京理工大学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2010年在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

    2010年起在江苏科技大学任教至今。

  •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筱蓉教授一直探索并致力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多次获得江苏科技大学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奖等;主持省部级及校级教研教改课题多项;主讲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力学基础及其工程应用》以及本科生精品课程《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教改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