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学院
通讯地址:镇江市梦溪路2号能动学院
个人邮箱:ecsi_chen@163.com
邮政编码:212003
办公地点:镇江市梦溪路2号能动学院
传真:
陈宁,男,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轮机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委会委员、壳舾涂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委员、辅机分委会委员、轮机委员会大功率柴油机学组成员、江苏省造船工程协会轮机分委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江苏科技大学第九、十、十一届实验室建设工作专家组成员、2016至2023年校研究生教学督导组第成员;《船舶规则规范参考2014》、《中外船舶科技》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船舶工程》、《机电设备》、《上海海事大学学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江苏船舶》等期刊特约审稿;政协镇江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2015年镇江市“十佳教师”。
长期从事船舶动力系统及装备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船舶轮机系统建造模拟仿真技术与流程再造技术研究、船舶动力系统健康预报与机舱环境AI系统开发,满足IMO排放最新规范要求的船舶舱室设备的开发等研究工作。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家重点产品科研工作、重大型号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市级项目6项,企业委托项目60项,通过国家及省部验收15项。其中“压载水防海生物系统”获国际海事组织IMO环评许可证书和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证书。参与的智能拖船项目获CCS三项智能符号“M”标志。拥有发明专利20余件,著作权6件。出版专著四部,参编专著三部,编著教材二部,撰写论文80余篇。 获行业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成果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奖1项。
通讯地址: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7号楼,能源与动力学院 邮编:212003
EMAIL:ecsi_chen@163.com
手机:18951286340
Fax:0511-84411906
1.船舶动力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开发与研究;
2.船舶轮机系统模拟建造仿真技术与流程再造技术研究;
3.船舶动力系统健康预报与临近机舱环境系统的开发;
4.满足IMO排放最新规范要求的船舶舱室设备的开发
01.10-02.6,,企业委托
02.3-04.1,A/B两型艇的生产设计,企业委托
02.3-04.10,159000DWT成品油轮轮机系统生产设计,企业委托
02.4-04.10,基于CPC理念的舰船虚拟敏捷制造系统建模方法和建造过程规划仿真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项目
02.5-03.11,舰载电子及电器设备中高温热流负荷散热冷板新技术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项目
02.5-03.12,大型船舶数字化设计全流程的信息技术集成研究和应用,中央部属企业国防科工委项目,项目组副组长
02.8-03.1,基于DDE环境与TRIBON平台的船舶舾装托盘提取系统,企业委托
02.10-03.6,工程系列船舶区域模块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镇江市产学研
03.1-03.9,CADDS5风道托盘提取软件,企业委托
03.1-03.11,174000DWT双壳散货设计开发,企业委托
04.9-05.12,921型救护艇生产设计(南北2型),企业委托
1986年6月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热能工程专业毕业
1994年6月江苏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现代造船模式实习
2001年11月10日至12月26日北京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ORACLE学习
2003年9月3日至23日北京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PRO/E学习
2003年10月至11月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CADDS5学习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08工厂现代造船模式实习
2012年4月至5月扬州大学外语学院外语学习
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香港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