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
通讯地址:
个人邮箱:cchao012@just.edu.cn
邮政编码:
办公地点:文理大楼1147
传真:
个人简介: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21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学赛马会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后研究工作。2024年10月加入江苏科技大学理学院,并入选2024年江苏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1项,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本人研究聚焦于“宇宙起源”这一物理学基础科学问题,融合理论、模拟与观测,具体涵盖暴胀宇宙学、引力波、原初黑洞、波动暗物质等研究方向;致力于联合多波段天文观测,重塑我们对于宇宙起源的认知。
暴胀宇宙学极简介绍:主流的宇宙起源学说,即暴胀宇宙学,认为宇宙在诞生后的极短时间内(约10^-40秒)经历了急剧膨胀。这一理论的关键预言是,宇宙后期的大尺度结构源于暴胀期间的真空量子涨落,亦称为原初扰动。真空量子涨落分为标量、矢量和张量三种类型,这些量子涨落在出哈勃视界后退相干为经典扰动,其中标量扰动是物质密度扰动的起源,促使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张量扰动又称引力波,对其直接探测将有利于我们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
发表论文及合作交流:根据国际学术数据库inspire-hep统计(https://inspirehep.net/authors/1722670?ui-citation-summary=true),截止2025年9月11日,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D》、《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中科院大类分区一区)、《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自然指数期刊)、《Physics Letter B》等发表文章20篇。总引用660余次,h因子13,超过100引文章2篇。本人与英国兰切斯特大学(Lancaster)、斯温西大学(Swansea)、波兰华沙大学(Warsaw),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韩国基础研究所(IBS)、亚太理论物理中心(APCTP),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所的同行,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紧密的学术交流。
目前研究兴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问题:
1. 理论上如何处理原初扰动(primordial perturbations)的量子反作用(backreaction)效应;
2. 原初扰动在超慢滚暴胀(ultra-slow roll inflation)模型中是否由于量子一圈修正(quantum one-loop correction)而存在多尺度关联;
3.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PINNs)在波动暗物质动力学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4. 早期宇宙手征性引力波的产生机制,观测检验;
5. 暴胀宇宙学的非线性与非微扰现象;
...
欢迎对我研究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来和我探讨,欢迎有志于在理论物理领域继续深造的学生加入我的课题组!
联系方式:
邮箱:cchao012@just.edu.cn
QQ:1574567465
1.暴胀宇宙学;
2.引力波;
3.原初黑洞;
4.波动暗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