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杜军
教授
实验室管理处 分析测试中心
个人邮箱:
dujun9988@163.com
办公地点:
能动楼309
通讯地址:
镇江市梦溪路6号23栋102室
邮政编码:
212003
传真:

您是第10 位访问者

  • 本人杜军,自200711月任现职以来,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处于教学第一线,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尊敬领导、团结同事、热爱集体、为人师表。


    本人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党,热爱祖国,重视政治学习、能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执行学校党委、行政决策部署;秉公办事,体现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人工作上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

    本人先后主讲过《工程热力学》、《热工基础》、《能源与环境科学导论》、《热源及其辅助设备》、《冷热源工程》、《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工程热力学(留学生)》七门本科生课程,主讲过《高等工程热力学》、《新能源与建筑节能》两门研究生课程。本人指导本科生开展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指导学生参加本科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一直以来教学工作量十分饱满。本人积极参加教研教改工作,主持学校高教所教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学校教改课题重点项目1项,参与学院教研教改课题重点项目2项,参与江苏科技大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育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2项,指导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2项,指导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本人发表统计源教研教改论文3篇,能够把教学研究改革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进展和专业发展趋势,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将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督导组听课专家认可及学生的好评,2019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同时获得“镇江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 任现职至今,积极申报、参加各类科研课题,先后主持了省部级联合项目1项,各类横向课题10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270余万元。通过多年的研究工作,在热力系统建模及模拟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先后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纳米晶体技术、柴油机废气净化系统、邮轮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船舶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方面开展了科学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江苏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化项目1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产品项目1项。同时,在《Applied Energy》、《Polish Maritime Research》、《船舶工程》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 教育经历

    学高

    历毕

    况起

    毕业国家、学校

    所学专业

    学制

    学历

    学位

    毕(肄)业及时间































  • 任现职近五年以来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类别

    起止年月

    讲授课程名称

    (含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

    人数

    总课内

    学时数

    备注

    2017.03-2017.07

    工程热力学

    学科基础课

    84

    56

      

    2017.09-2017.12

    工程热力学

    学科基础课

    109

    56

      

    2017.09-2017.12

    工程热力学

    学科基础课

    78

    56

      

    2018.03-2018.07

    工程热力学

    学科基础课

    42

    56

      

    2018.03-2018.06

    冷热源工程

    专业课

    78

    40

      

    2018.07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课

    78

    一周

      

    2018.09-2018.12

    工程热力学(英语)

    学科基础课

    20

    64

      

    2019.09-2019.12

    工程热力学(英语)

    学科基础课

    10

    64

      

    2015.03-2015.06

    毕业设计(张家港)

    专业课

    12

    12

      

    2017.03-2017.06

    毕业设计

    专业课

    7

    12

      

    2018.03-2018.06

    毕业设计

    专业课

    6

    12

      

    2019.03-2019.06

    毕业设计

    专业课

    6

    12

      

    2019.03-2019.06

    冷热源工程

    专业课

    71

    40

      

    2019.03-2019.04

    热工基础实验

    专业课

    20

    32

      

    2019.06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课

    67

    一周

      

    2014.11-2014.12

    高等工程热力学

    非学位课

    9

    32

      

    2015.11-2015.12

    高等工程热力学

    非学位课

    8

    32

      

    2016.11-2016.12

    高等工程热力学

    非学位课

    7

    32

      

    2017.03-2017.05

    新能源与建筑节能

    非学位课

    6

    32

      

    2018.03-2018.05

    新能源与建筑节能

    非学位课

    7

    32

      

    2019.03-2019.06

    新能源与建筑节能

    非学位课

    5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