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办本科院校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改革的探索性研究
——以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为例
张建成,王林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600)
摘要:为落实“十九大”及成都会议精神,基于“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结合应用型本科土木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及社会需求,以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为例,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进行了论述,构建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改革;培养模式
本文研究立足于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该校自2012年6月更名迁址到张家港办学后,以“立足张家港、面向新江苏、服务长三角”为服务面向,在不断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基础上,辐射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需求,全面推进产与教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需求链的有机衔接,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和融合发展新机制,全面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针对其办学定位,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模式,重点以土木建筑行业为服务面向,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工程人才[1-2]。本文旨在对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改革进行探索性的研究,重点论述如何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以及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1 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举措及成效
落实“立德树人”和“学生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3-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聚焦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与方法、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及平台等方面,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成效显著[5]。
1.1 坚持“学生中心”理念,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主动应对新工科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海洋工程、BIM技术和装配式等新技术和方法融入课程,更新课程内容,构建多层次结构的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见图1)。麦可思调查显示(见图2):课程设置合理,核心指标在江苏省同类高校中排前列。
图1 课程体系构架
(a)核心课程有效度指标(b)核心课程专业相关度
图2 麦可思课程调查结果
1.2 强化“中心+基地”模式,汇聚多元教学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立足江苏省土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依托张家港及周边区域的12家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工程实践教育;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和教材的建设,打造专业化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联合中德日韩四方六所具有海洋土木特色的大学,组建“国际海洋建筑联盟”。获省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0人次、省级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4项以及“十二五”江苏省高校重点教材1项。
1.3 虚实结合创新教法,项目管理走进课程,创新实践能力提高
建立BIM工程中心,形成虚实结合的复杂工程模拟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过程,获江苏省教改课题3项;学生参与BIM竞赛,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共14项。以OBE思维为导向,培养解决土木工程中力学和材料的复杂问题,获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2项。引入项目管理制,实现教学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2 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举措及成效
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师德师风,集聚高水平师资,建立结构合理的课程群教学团队,夯实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学组织基础[6]。
2.1 建立师德考核测评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
在全国率先推出《江苏科技大学师德公约》,强化师德考核,实行评优师德一票否决制。
2.2 建立成果导向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回归教学
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教学名师奖评选、教学业绩奖励等评价制度(见图3),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近三年,本专业教师获校教学模范1人、教学名师(含培育)2人。
图3 教学激励机制
2.3 构建课程群教学团队,提升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水平
以教学和科研骨干为核心,以课程群为模块,依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教学团队(见图4)。
图4 课程群教学团队
3 下一步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思路及举措
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深化德能兼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育省部级教育教改成果,建设一流专业,打造金课,树立品牌,培养国际通用型的卓越土木工程师,确立地方行业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质量品牌。
(1) 立德树人,深化“厚德·砺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 融合创新,推进以海洋土木为特色的新工科专业建设
(3) 产教深度融合,打造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摇篮
(4)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建设
(5) 强化质量品牌和效应,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4 结束语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以上改革措施,尝试民办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培养模式、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办学以及教师培养等方面均有长足进步。深化改革,有助于产生一批较高质量的教研成果、提升教学质量、开拓教师视野、增长理论教学水平及掌握实践技能。也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挖掘教师潜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专业建设及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民办高校校企联合培养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为民办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类建设成为省内有较好的声誉以及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行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从晓,黄青青,钟星鸣,等.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6): 195-196.
[2] 邹梦琳.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居舍, 2019(14): 195.
[3] 徐能雄,张彬.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大学(研究版), 2019(3): 37-42+26.
[4] 郑娟,赖秀英.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 18(6): 170-171.
[5] 张春丽,谢顺利,徐畅.基于校企合作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9): 39+42.
[6] 张普,李趁趁,王新玲,钱辉,邓恩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 2019, 6(18): 53-55.